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因素 > 先大健康家丨王老师讲推拿之肩部损伤治疗
先大健康家丨王老师讲推拿之肩部损伤治疗
一肩袖损伤的概述
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致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中的一个或多个肌肉损伤,导致肩关节的功能出现问题甚至结构不稳定。
1.肩周疼痛、2.肩部主动运动受限、3.肿胀、4.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5.关节失稳。
1.X线、2.MRI、3.超声、4.相应肌肉检测体格检查
1.保守治疗:病情轻有轻微损伤,内服、外用、针灸、手法及各类物理疗法均可;部分破裂可药物治疗配合疼痛治疗及制动。
2.手术治疗。
二肩袖肌肉组成、功能结构起于肩胛骨的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使臂外展。
肩胛上神经(C5-6)。
嘱患者肩外展,医者给予抗阻力。
冈下肌:起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小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缘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
使臂横向外展、外旋。
冈上肌:肩胛上神经(C5-6)。
冈下肌:肩胛下神经(C5-7)。
嘱患者肘关节屈曲,上臂外旋,医者给予抗阻力。或嘱患者俯卧位,肩外展90°,上臂置于床面,前臂自然下垂于床沿,并外旋,医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在其腕关节给予阻力。
起于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节
肩关节内收、旋内。
腋下神经(C5-7)。
嘱患者俯卧位,肩外展90°,上臂置于床面,前臂自然下垂于床沿,并内旋,医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在其腕关节给予阻力。
三鉴别肩袖哪部分出现问题的方法冈上肌抗阻实验:患者肩外展90°,向前内旋30°,握拳拇指向下,医者予以向下阻力,患者阻抗。阳性:无力或疼痛。
外旋应力试验:患者上肢外展前屈中立位,屈肘90°,肩关节外旋45°,医者于手背给予阻力,患者阻抗。阳性:无力或疼痛。
肩胛下抗阻实验:患者坐位,患侧手背置于腰背部,患者上肢内旋手背抬离,医者给予阻力,患者阻抗。阳性:手背不能抬离。
四治疗时使用的手法以掌、指的某一处着力于施术部作轻柔灵活的左右或环旋揉动,称为揉法。分为大鱼际揉法、掌根揉法、拇指揉法、中指揉法。
全身各部位
宽胸理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胸闷胁痛、外伤肿痛、慢性劳损、风湿痹痛及缓和强刺激手法等。
用手背等部位着力,通过前臂旋转摆动及腕关节屈伸旋转的联合动作,使着力部对所施部位进行滚动性压力刺激。可将其分为拳背滚、小鱼际滚、掌指关节滚。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富的部位。舒筋活络、解痉止痛、宽胸理气、祛风散寒。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肌肉劳损、慢性腰腿痛、肌肤麻木等。
着力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压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推法。可分为指推、掌推、拳推、肘推。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调和气血、清脑明目、平肝潜阳、宽胸理气、消胀除满、通便导溶。全身各部位头痛、头晕、高血压、失眠、胸闷、助张、酸胀、便秘、食积、风湿痹痛、府背肌肉酸痛、腰腿痛、感觉麻木迟钝、组织损伤、局部种痛、肌紧张痉挛等症。
以指端或关节突起处着力于施术部持续点压,称为点法。可分为指点法、肘点法。通络止痛、舒筋活络。全身各腧穴腰腿痛、关节附近肌腱韧带损伤、慢性骨关节炎等疼痛病症。
以拇指与其余手指的罗纹面夹住并着力于施术部肌肤,相对用力捏提,称为拿法。即“捏而提起”谓之拿。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松解粘连。常在颈项部及四肢部操作。头痛、外感风寒、颈椎病、肩周炎、肢体麻木、疲劳症、肌肉酸痛等病症。
受术者坐位,肩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两腿略分开,用手扶在其肩部上方以固定,另一手托住肘部(医者左手托患者左肘,医者右手托患者右肘),以肩关节为支点,手臂主动施力,使其肩关节做环转运动。
五治疗手法操作流程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