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因素 > 髌股关节炎一种悄悄照顾中青年的早期

髌股关节炎一种悄悄照顾中青年的早期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一种症状常常容易被忽略掉。随着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和医生对疾病防治意识的提高,这种症状逐渐被医生和患者重视。

这种症状是怎样的呢?好发于哪些人群呢?诊断如何?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又如何?请您带着这些问题往下看。

症状:

下蹲或从座位上站起来、骑车、爬山、上下楼梯时疼痛,而走路一点症状都没有。这些症状的人往往集中在35~55岁之间,且多为中青年女性。由于不影响走路,因此在病变早期很多患者都不大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这个疾病在常规的X线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发现,我们的大夫们也没有足够重视,没有早期积极干预,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诊断: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疾病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早期诊断呢?

首先,病史特点:下蹲痛,行走不痛;其次,特殊体征(体征是指医生体格检查所见):髌骨研磨试验(+);患侧关节屈膝到30~90站立时可以诱发膝前疼痛以致不能维持。MRI检查可以发现髌骨软骨的异常信号改变。

只要上述表现存在,都可以在临床上诊断为“髌骨软化症”或“髌股关节炎”。当然,金标准还是关节镜检查。

这种疾病的病理改变是什么呢?预后如何?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与股骨形成了髌股关节,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髌骨的存在让大腿伸直的力量更强。髌骨的关节面有一层厚厚的关节软骨,最厚处可以达到6mm。这层无比光亮的软骨主要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减轻骨骼之间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让我们膝关节的活动得更加顺畅;第二,缓冲压力,避免骨骼之间的撞击。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猪蹄子关节时所见到的那一层洁亮光滑胜陶瓷、有一定硬度的组织就相当于人体关节的软骨。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年龄增长、意外损伤都可以让我们的这层关节软骨损伤。一旦软骨损伤了,骨骼之间的摩擦力就大大增大,缓冲撞击的能力也大大减少了,不可避免地引起酸胀感和疼痛。

由于这层透明软骨是透过X线的,在病变早中期软骨厚度没有改变前是没有异常发现的,所以不少患者容易误读放射学的检查报告:“未见异常”反而觉得关节外科医生的“小题大做”。

根据疾病的发病机理我们不难理解我们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改变引起病变加重的体位和运动;如把蹲厕改为为坐厕,避免爬山运动和减少爬楼梯。

2.口服关节软骨的营养药物:氨基葡萄糖;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关节“润滑剂”,目前最新的技术还有富血小板血浆技术(PRP)。

3.关节镜下软骨成形术。

4.关节软骨移植术。

5.髌股关节置换术。

上述措施是该病损的阶梯性治疗方法,而提高医患双方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才是把病损控制在最小程度的根本。

图解:上图蓝色箭头所指为鼓泡皲裂的软骨损伤;

下图蓝色箭头所指为完全开裂缺损的软骨,软骨下骨部分外露。

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s/1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