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因素 >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短处谈自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短处谈自



文/李静

如若一个人长时期地感到自卑,就会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束缚自已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

一位初中三年级的同学说,自升入中学以来,他常常感到胆小怯懦、郁郁寡欢,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比别人差,一有事情,就失去信心,害怕自己做不好,在同学面前出丑,因而不敢与同学交往,也不愿介入别人的事中,学习成绩也日渐下降,感到痛苦和失望。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的失衡,它往往使同学们过低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比如,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不如别人,便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因而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一般说来,引起一些同学们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老师的评价不当,是引起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处在中学阶段的同学,老师的形象在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同学来说,往往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当老师对某同学的评价不当或态度不正确、甚至讽刺、挖苦时,被批评的同学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便会产生自卑心理。有一位同学因为数学基础不太好,老师提问总是回答不出,便被粗暴训斥为“蛮猪”,因而感到十外自卑。数学成绩更是一落干丈。有的老师对某些不喜欢的同学的缺陷总是揪住不放,津津乐道,也极易使这些同学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2,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导致卑心理的根本原因。学习成绩对同学来说,的确至关重要,它不但关系到同学们的升学和前途,而且还关系到他在同学中间的地位。成绩优异,往往受到同学们的推崇和尊敬。甚至得到异性同学的爱慕;成绩差,则往往受到同学们的冷落和讥笑。而且学校、老师和家长也六都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一切,这无形中给同学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有的同学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情绪就会急剧下降,如连续几次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位同学,他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升入中学后,因对新的环境一时还未适应过来,学习中连续几次遭受到挫折,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结果,学习成绩越不理想,厌学情绪也越置,厌学情绪越重,学习成绩也就越不理想了。失败和自卑,象一对形影不离的李生兄弟,失常常引起自卑,自卑又会增加失败。因而,当有的同学经常遭受到失败时,就会丧失信心,从而产坐自卑情绪。

3,家庭的原因。家庭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对同学们的影响的确是无法磨灭的。假如你的父母对你粗暴横蛮或不闻不问,假如你的家庭经济困难,穿戴不如别人,那么,和别的同学比起来,你可能会感到寒酸或缺乏温暖,如果你又不能正确对待,就会感到自卑。此外,某个亲人中形象丑陋或名声不好,也能使你产生自卑心理。

4,自身生理的欠缺,也是造成同学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同学们正值青春妙龄,对美能不充满着渴望和追求?又有谁不希望自己长得俊美清秀,得到同学们特别是异性同学的赞美和爱慕。因而,同学们对自身的生理缺陷如个子太矮、太胖、五官不正、脸太长太大、肢体残废或口吃、易红脸以及夜尿等,就会感到特别忌讳,甚至常常哀叹自己的命运如何妻苦,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有一位同学来信说:“幼时我因模仿邻居小孩而得了口吃病。上小学时不大在乎,现在我初中快毕业了,口吃病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苦恼。我的学习成绩不差,书面答卷分数很高,可是上课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团支部搞演讲比赛我不敢报名。我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讥笑我,我很自卑,责骂自己染上这个坏毛病。在家里,我讲话并不很结巴,一到大庭广众中,就口吃得厉害,越紧张越口吃。”的确,如果你总是怀疑别人在背后讥笑你,你的思想负担就越重,而思想负担越重,就越使你老把自己的缺陷挂在心上,越看越大,就越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越显得自卑。

5,人生中的某些失误,也足以引起同学们的自卑心理。假如你因一时冲动做了一件你不应做的错事,即使别人没有发现,在你的内心深处,我相信你一定感到内疚和不安的,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如果别人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你的自尊心就会使你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一位同学因自己的五元钱被别人偷走了,于是想报复一下,便也偷了别人五元钱。恰好被同班同学看见,报告了学校,学校给他以行政记大过处分,从此他就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可见,自卑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它能使一个人对学习、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但有了自卑心理也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去正视它,有决心去克服它,是可以得到排除的。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俗话说得好,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伟人,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是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我们在前面谈到的那个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虽然数学成绩不大好,但却画得一手好画。后来,他在美术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认识到了自已的长处,克服了自卑感,树立了信心,不但在美术方面进步很快,而且数学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毕业前被评为三好学生。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卑心理是可以克服的。同时,还应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其次,要努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自信也是一种力量。的确,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敢做敢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假如你想当一名受人欢迎的医生,但又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于是,你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最终一事无成。但假如你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困难再大,你也能百折不挠,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呢?我认为,关键是要相信自己。日本学者桑名一央在《怎样挖掘你的潜在能力》一书中,提出了五种供有自卑心理的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的方法,同学们不妨去试一试。要做好坐到前面的思想准备,养成盯着对方眼睛的习惯,将走路的速度提高25%,主动和人说话,放声大笑。

第三,不要为自己设量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的确,我们不管做什事,都应当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好高骛远只能给我们带来失败和挫折。因此,同学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不要为自己设置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就能减少甚至避免失败和挫折,从而减少或消除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

总而言之,父母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与其空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倒不如订立一些可行的短期计划,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功感,从而树立起必要的信心。

结语: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身上都会存在优点,同时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扬长避短才是关键。只有不断的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更高的成绩。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s/1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