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因素 > 药王孙思邈这个穴百病无所不治只需3个
药王孙思邈这个穴百病无所不治只需3个
洪强医疗集团
骨科新技术活性修复因子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术精准医疗
当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人们常会使用“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上一对重要的穴位。
这个穴位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
有的人听过,但是都没用过!
病入膏肓《左传》中记载,晋景公身染重疾,派人到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前去晋国诊病。医缓还未到达晋国时,景公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两个小孩子,一个说:“医缓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得赶紧逃啊!”另一个则说:“不要慌,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果然,医缓到达后,诊断后说:“病已入膏肓,无法治了。”随后,景公身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病重难治。
闻听膏肓吓破胆,不知此膏肓非彼膏肓
药王孙思邈后来评论时说:“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难谴,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孙思邈所指的“此穴”就是膏肓穴。药王孙思邈的意思是:这些人医术低,只要找到膏盲穴,并灸它,任何病都会好!
这个穴位真的那么神奇吗?一起来看看。
打开膏肓穴,百病无所不疗
药王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并在《千金方·杂病论》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
“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骨蒸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膏肓这个穴位比较隐蔽,针不方便扎进去,手也难以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
取穴方法“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两旁三寸约四横指处。取穴时,病人坐位,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开三寸处。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层的风寒湿毒瘀血灸出来。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打开膏肓穴的方法不只有艾灸,平时的自我锻炼很重要。
运动膏肓穴,除去一身疾
开合膏肓的方法1.双肩旋转法防治心、肺疾病两手自然下垂,中指贴住大腿两侧的“风市穴”,以肩为轴,双肩一起往前转动10次,这就是在“开膏肓”;然后,仍旧以肩为轴,两肩往后转动10次,这就是在“合膏肓”。
这个动作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充分松开肩背部,长期练习,能有效解决肩背痛的问题;而反复的前后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扩张,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2.像扇子一样开合肩背疼痛明显减轻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动作停止1-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本文来自“中医(vipzyi)”,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