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影响 > 腿部发凉麻木胀痛,原来是它在ldq
腿部发凉麻木胀痛,原来是它在ldq
半年前,60多岁的徐老伯发现自己右脚脚趾无故溃烂,且右腿部时常发凉、麻木、胀痛。起初,徐老伯并未在意,直到脚上溃疡越来越严重,影响正常行走后,家人才急医院就诊。当时,徐老伯被诊断为“糖尿病足”,住院进行相关治疗,症状好转后便出院。可好景不长,出院后不久徐老伯右脚部的溃烂又复发了,且越来越严重,腿部麻木、疼痛也较前更加明显,晚上连睡觉都不安稳。这让徐老伯纳闷不已:之前医生不是说糖尿病引起的吗?可这血糖都控制好了,这脚上的溃烂和疼痛不仅不变好,反而越发严重起来?为了彻底揪出这“罪魁祸首”,徐老伯一家慕名来到了我院就诊。
注意,前方高能!!!
(左右滑动查看隐藏内容,以上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慎重点击)
腿部发凉、麻木、胀痛,原来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捣鬼”
“经相关精准检查,患者被确诊患有严重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必须马上手术治疗,不然溃烂和疼痛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会导致截肢。”我院副院长、普外肝胆中心主任詹银楚介绍。当得知自己脚烂、疼痛的病因后,徐老伯大吃一惊:难怪这脚一直好不了,原来“罪魁祸首”在这里。不幸中万幸的是,今天终于找对专家了,这烂脚终于有救了。
介入治疗,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
为尽早解除徐老伯病痛,詹银楚副院长第一时间安排其住院进一步治疗,并组织科室团队商讨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但,棘手的难题随之而来,徐老伯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为一身,心肺功能较差,局部伴有感染,已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如何才能安全、有效解除其病痛和溃烂?治疗一度陷入僵局,但普外肝胆中心团队在詹银楚副院长带领下,在浙江中医院(医院)血管外科楼新江主任的会诊指导下,发扬力克难关、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最终研究决定采用介入手术方法,在其血管狭窄处植入血管支架,恢复动脉血供。
经充分术前准备,在楼新江主任的现场指导下,詹银楚副院长带领普外肝胆中心团队为徐老伯开展了右下肢动脉狭窄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积极治疗后,徐老伯下肢动脉血供恢复,溃疡创面好转。“这个手术真的很神奇,以前右腿老是麻木、发凉,怎么悟也悟不热,我现在觉得右腿很暖和,疼痛也好了很多。”医生查房时,徐老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术中造影提示下肢血管斑块及多处狭窄)(支架成功置入,动脉狭窄解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国内治疗血管疾病的一项新技术。无需全身麻醉,只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将导丝等微创器械送到病变动脉内,再对病变的动脉进行球囊扩张、安放支架,便可打通狭窄闭塞的血管。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重复进行等优点,患者术后两三天就能下床活动,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以及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詹银楚副院长自信介绍,我院普外科现已熟练开展这类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可帮助这类血管疾病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医生提醒:腿痛不一定是小毛病,医院就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詹银楚副院长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长期腿痛不一定是小毛病,很有可能是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若有不适,医院检查。
(普外肝胆中心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