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影响 > 运动损伤与康复第四章肩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第四章肩部损伤



章节预告01PART肩部损伤

1.1急性扭伤

常由于外力(急性、突发)作用超出软组织承受负荷,造成肩部各组织损伤,包括:韧带、筋膜、肌腱、滑膜、关节囊及肌肉等。

(1)症状

局部水肿。(同健侧比较)

痛处皮肤温度升高、肤色较红。(同周围皮肤比较)

功能受限、活动范围减小。(同健侧比较)

(2)主诉

伤者往往可以清晰、明确描述如何受伤。

伤者即刻感觉肩部疼痛、甚者麻木。

伤者肩部活动受限,到某一范围后疼痛难忍。

(3)急救处理

局部加压冰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再冰敷。

绑扎使患侧肩部放松。

1.2锁骨骨折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运动场上,摔倒是导致锁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摔倒后手掌着地,外力通过手臂传至肩部,这种剪切力极易使锁骨中段发生螺旋型骨折。此外,直接暴力也会导致锁骨横行骨折、多段骨折。

(1)症状

局部肿胀。

局部畸形,断端上翘。

上臂连同肩部下垂。

(2)主诉

伤者往往主述骨折。

(3)急救处理

固定。(就地取材,确保上臂紧贴肋骨,肩关节固定不动)

对位、对线尚可者,“8”字石膏绷带固定6-8周;去除后,再用前臂吊带固定3-4周。

严重者需手术。

1.3肱骨头脱位

肩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以及周围的肩关节囊和韧带组成,正常情况下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当肩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会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无法活动。其中最常见的为肱骨头前下脱位,即向前、向下和向内脱位。

(1)症状

方肩畸形,上肢自然下垂。

肩峰下凹陷,按之空虚。

局部红肿,逐渐加剧。

功能障碍,无法活动。

(2)主诉

伤者往往自知脱位,并用另一手扶住患肢。

伤者感觉疼痛随时间加剧。

伤者感觉肩部无力,无法活动。

(3)急救处理

复位。(非专业人员可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加压、冰敷。(同扭伤处理)

绑扎。(同扭伤处理)

1.4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相对比较稳定,由肩锁韧带和喙所韧带固定。当这两条韧带出现严重损伤(断裂或大部分撕裂)时,会造成肩锁关节松动,外侧锁骨往上翘起。常由于倒地时手撑地而引发韧带损伤。

(1)症状

患侧肩锁关节高于健侧,按压后可回复至健侧水平位,稍后又上翘,反复按压无效,需手术。

与肱骨前下脱位不同,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虽在一定范围内受限,但仍可活动。

(2)主诉

伤者往往肩部疼痛,上举受限。

(3)急救处理

复位。(非专业人员可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加压、冰敷。(同扭伤处理)

绑扎。(同扭伤处理)

1.5胸锁关节脱位

胸锁关节是连接上臂和躯干的鞍状关节,锁骨可在不同平面上活动。胸锁关节脱位是指锁骨相对于胸骨的正常位置发生位移。当锁骨内侧被推向前外侧,离开胸壁,可发生前脱位;反之锁骨内侧受到直接外伤,可发生后脱位,损伤气管、食管、胸导管、肺或大血管。

(1)症状

患处局部肿大,可见一明显隆起硬块。

按压患处时疼痛、肿势可复原。

患侧手臂活动时,肩部或胸部疼痛加重,上举臂部及仰卧位时症状更加明显。

(2)主诉

患侧肩/臂部肌力减弱,受伤时出现弹响。

伤者感觉吞咽困难。

(3)急救处理

复位。(非专业人员可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加压、冰敷。(同扭伤处理)

绑扎。(同扭伤处理)

1.6肩关节盂唇撕裂

肩关节盂唇是关节盂边缘上起加深关节盂作用的软骨盘,或者叫“肩窝的边缘”,盂唇有助于稳定肩关节。一般由于肱骨头脱位或肱二头肌劳损可引起盂唇撕裂。

(1)症状

不能拎提重物。

不能拉人。

不能很好地上举患肢。

(2)主诉

伤者感觉肩部疼痛,无法活动。

(3)急救处理

比赛时发生应立即休息,以防继续恶化。

严重者需手术。

1.7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1)症状

按压疼痛,无明显肿胀感。

患侧外展上举手臂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

(2)主诉

伤者感觉肩部疼痛,活动障碍。

(3)急救处理

比赛时发生应立即休息,以防继续恶化。

严重者需手术。

1.8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在上臂外展过程中,肩袖可以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一旦损伤将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在运动场上,常见的肩袖损伤指岗上肌肌腱损伤。

(1)症状

按压疼痛,无明显肿胀感。

患侧外展上举手臂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

(2)主诉

伤者感觉肩部疼痛,活动障碍。

(3)急救处理

比赛时发生应立即休息,以防继续恶化。

严重者需手术。

1.9三角肌损伤

三角肌分为三束:前束起于锁骨,中束起于肩胛骨(的肩峰突),后束起为肩胛骨,止点都在肱骨上端外侧。三角肌过度紧张会导致肩关节无法外展、上举,僵硬的三角肌会限制肩关节活动范围。

(1)症状

按压疼痛,活动受限。

(2)主诉

伤者往往主诉肌肉损伤。

(3)急救处理

感觉疼痛后应立即休息,以防继续恶化。

24小时内,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每次20-30分钟,减少局部充血、水肿。(急性期内切忌搓揉和热敷)

1.10胸大肌损伤

胸大肌分为三束:上束起于锁骨,中束起于胸骨,下束起于肋骨和胃部肌肉,止点都在肱骨大结节嵴。胸大肌过度紧张往往可引起上交叉综合征,异常身体姿态,造成慢性劳损。

(1)症状

按压疼痛,活动受限。

(2)主诉

伤者往往主诉肌肉损伤。

(3)急救处理

感觉疼痛后应立即休息,以防继续恶化。

24小时内,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每次20-30分钟,减少局部充血、水肿。(急性期内切忌搓揉和热敷)

02PART本章教学PPT

提示:可以上下调节右侧滚动条阅览全章PPT。

03PART教学团队

吴卫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防护教学团队负责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运动损伤防护、运动心肺康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黄强民,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疗技术、疼痛理疗技术和各种疑难顽固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各类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主编运动损伤与康复相关教材。

吴伟,博士生,讲师,中医针灸专业师承人员,中国橄榄球协会一级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担任上海橄榄球队队医,第二届青运会组委会巡视督导,江苏省运动会扬州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广东省运会肇庆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

侯希贺,博士生,讲师,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青委会主任,曾担任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队医、中国特奥足球队队医、国家青年中长跑队队医。

毛雅芸,硕士,实验教师,开展运动急救与损伤防护课程实践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及负责课程在线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和维护工作。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三章运动损伤处理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二章运动损伤诊断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一章运动损伤与康复总论

课程推荐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x/11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