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影响 > 骑车会造成运动伤害

骑车会造成运动伤害



任何运动或多或少都会造成运动伤害,而骑单车造成的各种部位疼痛,更是车友圈历久不衰的话题。热爱骑行的你,必须更深入了解疼痛的成因,近而找到改善方法,才能更尽情地享受踩踏间的乐趣!

  

疼痛从何而来?

在追查造成肢体不适的罪魁祸首之前,最根本的第一个步骤即为查看器材,因为适合骑乘者肢体的车辆几何,才能够提供正确的姿势,然而若车辆经过完善的Fitting、确认姿势无误后仍产生疼痛,则可能是由于施力方法不恰当,或是因为运动过度造成如扳机指等肌腱发炎状况,因此无论是器材、使用方法,甚至平时的训练,都有可能是困扰车友的疼痛原因。

除了长期骑车造成的慢性伤害外

也别忽略最直接的扭伤、拉伤

和挫伤等急性疼痛!

急性伤害处理原则是「PRICE」

即:“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

正确姿势 远离不适

有别于一般的活动,公路车由于较低伏的骑乘姿势,身体重量落在上肢的比例会大于下肢,因此平时不习惯承受重力的颈、肩、手臂等部位,容易因长时间的紧绷而出现不适,车辆的几何配置,重要性不言可喻。

除了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车辆Fitting外,车友也该掌握基本的调校原则,使躯干角度与水平线约呈45度会使上肢较为舒适,且座垫与把手的距离需可使背部微拱、手肘微弯,利于支撑及吸震,也避免肘关节直接受力,此外,座垫高度的设定,当曲柄在前方3点钟方向时,膝盖与脚掌跖部(拇指根部关节处)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且踩到下死点时膝盖不会完全打直,如此可防止膝盖过度弯曲,或是脚掌过度出力而造成疼痛。

▲掌握基本的车辆调校原则,以确保躯干和膝盖均维持正确且舒适的骑姿。

▲正确的骑姿即使手肘微弯,头肩部也不会因此过度下移。

疼痛处未必是病源!

↓↓↓

运动过度或是运动后未反向伸展,都可能在各部位产生肌肉疼痛,然而身体所感知的疼痛部位,却未必是疼痛主因,而是由激痛点(痛因)所延伸而起,例如前手臂疼痛可能是由上臂的臂肱肌产生,而外侧肩膀痛也常是因为下肩胛肌所引起,因此必须找出激痛点,并加以按摩来彻底改善。

对于单人较难以按摩到的后背等部位,专业医师则贴心建议,可使用触感适当的网球来滚动按压,也会有不错的效果,此外也需于平时或运动后,特别加强该部位的反向伸展。

常见的可能激痛点

导致疼痛部位需按摩的激痛点前手臂上臂的臂肱肌外侧肩膀后背的肩胛下肌后背膏肓肩颈处的肩胛提肌后退、小腿后臀处的梨壮肌膝盖股四头肌

肌力不均造成疼痛

每个连续的动作都会牵涉到动力链的概念,例如走路时肌肉首先跨出左脚、再以躯干当支点作动、接着抬起右手等,即是一个运动的动力链,骑车也是由一连串的动力链组成,因此惯用右手施力的人容易造成左背痛,即是因为左侧动力链的肌肉力量,较惯用的右侧肌力而言不足而导致疼痛,这时反而应该通过加强另一侧的肌力才能改善;另外,惯用左脚者却会造成左下背长期受力造成疼痛,应通过加强右脚动力链肌群强度来改善,较讲究的车友也可通过双边功率计来观察并改善肌力平衡,近一步校正姿势。

▲前胸与上背核心肌力的前后失衡,更是造成驼背的原因之一。

手套是疼痛克星

别以为手套的功用只是帮助手腕吸震,若没有手套提供止滑效果,手掌将会需要较大的力量抓握,长期出力加上震动,容易造成臂肱肌和伸腕肌等手部肌肉的紧绷和不适,且手腕也能维持更自然的姿势,避免压迫手腕神经,也可避免长时间骑乘可能出现的扳机指情形。

▲手套提供的止滑效果,使手掌不必过度出力抓握,可因此减缓手部疲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x/1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