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影响 > 他是日本辛德勒,曾任日本外交部副部长
他是日本辛德勒,曾任日本外交部副部长
不少人都听过奥斯卡·辛德勒的故事。
二战期间,这个起初只是想发一把战争财的德国商人,通过大量招募犹太工人,说服、贿赂纳粹军官,成功使名犹太工人免于屠杀厄运。
而以他为原型的小说被拍成电影,无数人曾被《辛德勒的名单》深深打动。影片于年公映时,全世界的辛德勒犹太人和他们的后代总数加起来超过了人。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被称为“日本的辛德勒”,他同样来自二战中的轴心国,面临着个人良心和国家立场的强烈冲突。他甚至挽救了更多人的性命——名犹太人,他们的子孙后代到今天已经超过了4万人。
但他的名字你可能感到陌生——杉原千亩。
与辛德勒在战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丰满的人性光辉不同,杉原千亩的坚毅果敢、博大胸怀和同理心,在他的早年经历中就已生根发芽。
年1月1日,杉原千亩出生于日本岐阜县,
父亲外派到韩国工作,收入颇丰。
年中学毕业后,父亲希望他报考医学院,
他却只对语言感兴趣,立志要做一名英语老师。
违背了日本传统的“父道”,
衫原被父亲逐出家门,断绝一切关系。
衫原只好自力更生,送报、送牛奶、港口工人、家教,
能干的他都干过。
不久后,他考进著名的早稻田大学英文系,
却在一年之后因为没钱交学费而被迫辍学。
走投无路之下,
他只能报考当时日本外务省招募的“外务省留学生”,
学了俄语。语言天赋突出的他,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公派到哈尔滨继续学习。
当时哈尔滨是俄国的地盘,
满大街都是俄国人,
衫原也在这儿遇到他的第一任妻子
——一位美丽的俄国女孩。
两人很快组建了家庭,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年9月18日,
一场早已谋划的“事故”,
改变了整个远东甚至世界的命运。
这天,日本炮轰沈阳北大营,
在东北展开全面的军事行动,
旋即占领东北三省全境。
作为一位由外务省培养出来的语言天才,
精通五国语言,
衫原自然不会被放过。
年,伪满洲国成立,
他就任哈尔滨日本领事馆事务官,
次年,他马上被晋升为理事官(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
提升正职指日可待
他的仕途,一篇光明。
杉原千亩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辞职——日本军队在侵略地对中国人民的残忍行径和种族歧视政策让他完全无法忍受,公然提出反对意见之后,他选择辞职。
不同于那些长期军国教育浸淫下的顺民,
衫原似乎天生就是个反抗者。
在哈尔滨生活多年,他早就对中国人有了感情。
当时关东军在东北胡作非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衫原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行为是相当残酷且不人道的,
完全没有将中国人视同为人类,对此暴行我忍无可忍。”
年,他毅然辞职,
回到东京外务省工作。
在东京,衫原认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衫原幸子,
在往后的岁月里衫原的每一个决定,
都少不了她的支持。
此后,衫原辗转多地担任外交官,
终于在年,被任命为日本驻立陶宛领事馆总领事,
整个领事馆只有他一个人。
同一年,德国入侵波兰,
希特勒的排犹政策早在年他担任德国总理时显现,
进驻波兰后更是变本加厉,
大批犹太人被惨无人道地虐待屠杀,
犹太难民流离失所
其他人被迫逃往邻国立陶宛避难。
从他们口里,杉原千亩听到了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那些令人胆颤又悲愤的杀戮现实。感同身受,杉原的内心也随之震颤。
很快,纳粹德国便威胁要攻占立陶宛,
然而谁都知道,立陶宛沦陷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
犹太难民要离开,首选线路是先入境苏联,
渡海到日本,再逃到上海或美国。
可当时苏联不允许没有第三国签证的难民入境,
要活命,就得有签证。
上千名犹太人昼夜无休地守在日本领事馆门口,请求甚至哀求领事馆发放日本签证。对他们来说,这一纸签证是生命的通行证。
立陶宛的日本领事馆外的波兰犹太难民。
杉原千亩向日本外务省打电报,连续三次请求向犹太难民发放过境签证。
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上级的严厉拒绝——在他们看来,这显然违背了时任外相松冈洋右下达的不能让犹太人出境的命令。公然违抗上级命令,轻则搭上事业,更坏的结果,是置全家性命于危险之中,聪明如杉原不会不明白。
但此刻他管不了这么多了!“我需要违抗我的政府,因为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就是在违背上帝。”他后来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当杉原走出领事馆,向门外焦急等待的难民宣布,将会发放签证给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小孩时,人群短暂沉默,然后爆发出兴奋的呼声,家人朋友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位于立陶宛考那斯的前日本领事馆。
年7月,战争情势复杂,立陶宛境内所有的大使馆和领事馆被下令关闭。留给杉原千亩的时间太有限了。
他恳请延期二十天关闭日本领事馆,这样他就有机会给更多的犹太难民发放签证。
数千份手写签证意味着庞大的工作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杉原千亩和日本妻子杉原幸子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处理签证申请。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吃不消,“我的几个手指都起了泡,从手腕到肩膀每个关节都疼。”杉原千亩在回忆录里写道。
杉原千亩和妻子杉原幸子。
但他没有停下。到八月底时,杉原千亩已经是考那斯(立陶宛中南部城市)唯一还未撤离的外国领事。
他们的努力保全了一整所学校——三百多张签证发给了学校的教工和学生。这些幸存者在战争中漂泊辗转,最终在以色列扎根。
这所学校便是著名的米尔耶希瓦(MirYeshiva),现在位于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
耶路撒冷的米尔耶希瓦。
而这只是杉原千亩救下的生命中的一小部分。
即使已经登上了被迫离开的火车,杉原千亩仍然在写签证——他坐在靠窗的位置,把批好的签证从窗口递出去。
火车开动时,他选择把日本领事馆的印章留给了难民,让他们来继续他无法完成的工作。呼啸而过的列车窗外,犹太难民在呼喊:“我们不会忘记您。我们会再见!”
年9月4日,杉原千亩一家离开立陶宛的列车。
在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衫原共发放了张签证,
受惠人数达人,
占立陶宛全国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凭借这一纸签证,
这些苦难的人们得以逃脱纳粹的魔掌,
去往上海、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地,
为几被灭族的犹太民族播下了火种。
调离了立陶宛考那斯,杉原千亩的人生仍在二战洪流的裹挟中起落。他被先后调到了布拉格、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首都)等地。在罗马尼亚,他和家人被苏联军队抓到战俘集中营,一关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终于,颠簸流离之后,杉原千亩和家人回到了日本。此时已是年,随着德、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告终,战争的大潮正在褪去。
然而一年之后,杉原千亩却在日本外务省的压力下被迫辞职。他的妻子在多年之后回顾,认为原因正是当年他们在立陶宛批下的那数千份未经批准、违抗命令的签证。
失去了工作的杉原千亩打着几份零工维持生计,过着辛劳平凡的生活,从来没有对外界提及当年的“救命签证”。他也无从知晓,当年那数千名死里逃生的犹太人,现在是否还活着,都去了哪里……
当时的签证。
没人知道他是救了人的英雄,
最落魄时,也无人伸出援手。
假使早知如此,当初还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吗?
衫原说,
“无论车轮怎样转动,我们只要做到无怨无悔就好。”
直到年,当年的一名幸存者,JoshuaNishiri,成为了以色列驻日外交官,设法联系到了这位近三十年前的救命恩人。
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到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杉原千亩作证,他们没有忘记当年火车边的承诺。
年,杉原千亩被授予“国际义人”(RighteousAmongtheNations)的称号,这是以色列人对那些冒着性命危险,拯救犹太人生命的非犹太人的尊敬和感激,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年,以色列政府竟调查取证确认事实无误,
授予衫原“外国国民正义奖章”,
并在耶路撒冷山岗上,为他立起了一块表彰碑。
一年后,杉原千亩因心脏病逝世,享年86岁。
直到年,距被迫从外务省辞职44年之后,杉原千亩才恢复其作为外交官的名誉。他的故事也被拍成电影《杉原千亩》为更多人所知。
杉原千亩一生掌握了英语、俄语、中文、德文、法文等五门外语,他对不同的文化感到好奇,梦想环游世界。他的想法很朴素,认为不同人种、国籍的人们是平等的。但这份朴素的坚持在战争的背景下格外可贵。
如同电影《杉原千亩》导演赛林·葛拉克(CellinGluck)所言:
“当平凡的人对不平凡的情境勇敢地做出了回应,就产生了英雄。”
犹太人视他为救星,更多人叫他“日本辛德勒”,
可在衫原眼中,他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人。
时代洪流之下,每个人都不能抽身而出,
能做的,不过是坚守一份良心而已。
*END*
更多有趣文章
▽
来不及认真地年轻,还好可以认真地老去
喵星人风雪天失踪2天后,被神兽保镖护送回家了..
测试丨冬天啦,你的桃花运在哪呢?
最牛逼的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你为什么总是不安和焦虑
30年前的老照片,看懂的人都老了!
情人旅馆会被装针孔吗?业界人士现身说法告诉你真相!
当他们脱下衣服,就知道为什么他们如此有钱了
久坐一族必备
1分钟仰卧腿腰转体运动锻炼臀大肌
20种杂粮大揭秘,受用一生!
健康收藏
48个诡异心理学,超震惊!
10件人生最无能为力的事
博问
超美的《綑绑艺术》艺术家GarthKnightArtist绑出一幅画
不污
超实用
个超级聪明的生活小妙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超市里的15个心理陷阱
普及
一个男人爱你和不爱你,第4句说得好准!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南昌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