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疾病认识 > 冬季洗澡别犯5个错,当心患上乏脂性湿疹

冬季洗澡别犯5个错,当心患上乏脂性湿疹



进入冬季以后,洗热水澡已然成了一种享受,尤其是忙碌一天后洗个澡,更是一件惬意的事。

实际上,洗澡并不只是清洁身体的小事,其中水温、顺序、方式都有很多讲究。洗澡时有针对性地多花点心思,才能达到“越洗越健康”的功效。

洗澡,别犯5个错

时间过长

缺氧缺血

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也易因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水温过高/低

增加心脏负担

洗澡时,水温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给心脏增加负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洗澡,相当于快走或慢跑。若病情控制不好,耐受力较弱,就会发病。

补水不足

导致昏迷

洗澡或泡澡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如脱水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就可能导致虚脱,甚至昏倒。专家提醒,无论是洗澡前,还是洗澡后,都应该及时补水。

顺序不对

头晕胸闷

有些人习惯在洗澡的同时,也顺便洗头,但两者同时进行时,一定要注意应该先洗澡后洗头。因为洗热水澡时,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扩张的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缺血,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

次数频繁

患乏脂性湿疹

冬天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收缩,皮肤会干燥脱屑,刺激痒觉神经。这时洗澡太勤会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导致乏脂性湿疹患者明显增多。

乏脂性湿疹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发干、痒、脱皮、出现细小裂纹等。专家建议,冬季天气干燥时,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不要用碱性沐浴露,洗澡后可抹些有保湿作用的润肤露,如维E霜等。

孕妇洗澡有什么注意事项

孕妇洗澡时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水温控制在38摄氏度以下,不选择坐浴,避免坐浴时长时间浸泡腹部,并且洗澡的时间也不宜超过20分钟

1、水温:以27℃~37℃为宜

孕妇洗澡时,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好,一般来说水温应在38℃以下。因为如果水温或室温过高,很可能因为缺氧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即使是在冬天,也不能长时间洗很热很烫的热水,否则容易导致缺氧窒息,甚至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2、时间:在15~20分钟为佳

孕妇洗澡的时间也要有所控制,长时间淋浴容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因为浴室内空气逐渐减少、温度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胎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

3、次数:最好每天1次

虽然说孕妇要常洗澡,但并非说要一天洗几次澡。洗澡频率应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最少三四天一次,有条件的话,最好是每天1次,炎热的夏天每天洗两次都可以。寒冷的冬天如果做不到每天洗澡,那么也要坚持擦擦身,洗洗外阴

皮肤保湿剂应该怎么挑

挑选什么样的保湿剂,和生活的环境以及皮肤本身的需求有关:

北方人最好选择含有更多封闭型的护肤品,因为天干物燥风大,封闭住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南方人可以选择主要成分为润肤型,次要成分属于保湿型的护肤品。

1

封闭性保湿剂

具备良好的吸湿能力,能持久保湿,封住水分。

常见成分:神经酰胺、凡士林、液体石腊、角鲨烯、硅油、脂肪酸(羊毛脂酸、硬脂酸、花生酸)、蜂蜡、十八烷基硬脂酸、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硫酸盐。

2

润肤型保湿剂

能防止水份蒸发,使皮肤角质层细胞柔韧、软化,使表皮深层和真皮组织的水份进到角质层。

常见成分:矿物油、豆油酸、亚麻酸等油脂、脂类及其衍生物等。

3

保湿型保湿剂

可以防止水份蒸发。

常见成分:乳酸、尿素、吡咯烷酮羧酸钠、甘油、蜂蜜、丙二醇、山梨糖醇、明胶、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蛋白质(如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胶原蛋白)等。

洗澡水温有学问

热水浴

38—40℃

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作用:除了可以帮助清洁皮肤之外,热水浴还具有和温泉类似的功能。比如,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等。

温水浴

35℃左右

用手试水,会感到稍热。这是一种比皮肤温度略高,比体温略低的温度,非常适合泡澡。

作用:温水浴能镇静神经,减轻心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瘙痒等有良好的疗效。常泡温水浴,还可使面色变得更加红润。

冷水浴

20℃左右

作用:它是三者中健身效果最明显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坚持冷水浴不仅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进血液稀释,改善血液循环和学业质量,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3个小动作,让健康加倍

1

搓搓脸

洗澡时搓搓脸,在摩擦和水温的双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热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舒展表面肌,促进新陈代谢,保持面部紧实红润。

将两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直到脸上发热为止。干性皮肤的人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过快,以免挫伤皮肤。

2

吸吸气

可有意识地在饭前30分钟洗澡,若家里有浴缸,可先在热水中泡一会儿,同时从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用嘴吐气,再用稍冷的水冲冲腹部。这种冷热水的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3

揉肚子

洗澡时可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用淋浴喷头冲腹部,可治疗慢性便秘、防治痔疮。

神经性便秘,则要沿着肠部用40℃左右的热水冲3分钟,再用25℃的温水冲10秒钟,反复5次,可增加大肠蠕动。

5种情况下不宜立即洗澡

1

喝酒后

酒后血糖浓度下降,立即洗澡可能造成低血糖症状甚至休克,洗澡应至少在酒后2小时。

2

高强度运动后

高强度运动后马上洗澡会继续增加皮肤中的血液流量,加重身体疲劳,还可能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建议至少等运动结束20分钟后再洗澡。

3

饱腹

刚吃完饭,人体内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这时洗澡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就会抢占流向胃部的血液,进而影响消化。

4

空腹

饥饿时洗澡,可能因血糖降低导致昏厥,正确的方法是饭后一两个小时后再洗。

5

发烧

人在发烧时,身体热量的消耗也在增加,当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人体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jbrs/1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