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推荐医院 > 你的肩膀经常疼痛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60
你的肩膀经常疼痛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60
说起肩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引起的肩痛只占2%~5%,其他很多疾病也会引起肩痛,其中以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最为常见,可占到肩关节疼痛的60%。如果发现肩部活动时有关节的摩擦声或弹响,或上臂外展上举60°~°范围内有疼痛感,疼痛一般在肩部前侧,夜晚及运动后加重,主动活动受限,就要小心是不是患上了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图片来源于网络
52岁渔民右肩疼痛,活动后反加重
萧山的张大伯52岁,做了一辈子渔民,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年前他突然感觉右肩疼痛,手臂上举疼痛更加严重。他以为得了肩周炎,多锻炼就能缓解,仍然忍着疼痛打渔。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疼痛更加严重,经人介绍找到桐君堂国医馆骨伤科专家马镇川主任中医师,经过针刀治疗完全恢复。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患的实际上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此病很容易跟肩周炎混淆,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运动,往往造成更严重的损伤,甚至引起肩袖撕裂!所以感觉肩膀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免耽误治疗。”据马医师介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关节上举或外展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造成肩峰下滑囊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甚至造成肩袖撕裂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发病部位在肩峰下间隙,撞击不是来自外力,而是来自关节内部。图片来源于网络所谓肩峰指的是肩关节前外上方肩胛骨的扁平部分,其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就是肩峰下间隙,其大小因人而异。有些人肩峰下间隙过于狭窄(<0.7cm),间隙中的肩袖和滑囊反复受到肩峰的摩擦和撞击,长此以往会造成组织水肿、出血甚至肩袖断裂。或者像张大伯这样,长期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会使得肩峰下滑囊发炎退化,肩峰增生变形,肩峰下间隙变小,加上年纪渐长,肌肉韧带逐渐老化,从而导致此病的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肩峰形态与此病的发生也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常见的肩峰形态有这三种:1.扁平肩峰,占17%,肩峰形态平直,下表面光滑;2.弧形肩峰,占43%,肩峰形态为凸面向上的弧形,下表面光整;3.钩型肩峰,占40%,肩峰末端呈钩状,下表面不光整。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种是正常形态的肩峰。后两种,特别是像张大伯这样的鹰嘴样钩型肩峰,肩峰下间隙比正常要窄,很容易引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另外,肩峰前端骨赘、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撞击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反复撞击促使肩峰下滑囊及肩袖发炎,甚至造成肩袖断裂。“三步走”治疗法
对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马医师采取“分三步走”的治疗方法:1.对于轻症患者,首先要用制动,尽量减少肩部活动,然后采用消炎镇痛治疗,外敷膏药,内服中药,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2.如果膏药贴敷一段时间后仍未缓解,就要局部打玻璃酸钠针,可以起到营养软骨和润滑作用,延缓肩部进一步受损。3.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采用小针刀治疗。但是对肩袖严重撕裂或完全断裂的患者,还是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张大伯由于患病日久,就诊时肩袖及滑囊损伤已经很严重,内服中药外敷膏药效果较差,马医师当机立断为他做小针刀松解治疗,并消炎消肿,每周一次,连做三周,并用三角巾悬吊右臂两周。到第三周结束时,张大伯的肩痛基本消失,可以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一个月后开始做康复运动,三个月后恢复如初,又能出门打渔了。带孩子也能引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55岁的李阿姨,因女儿最近才生了孩子,既要帮着带孩子,又要做家务烧饭,每天都忙得没有时间休息,时间一长,她感觉腰酸背痛,尤其是肩膀疼痛难忍。小姐妹说这是肩周炎犯了,多活动活动就能好,于是她每天坚持锻炼,没想到越来越痛,找到马医师时,胳膊已经痛得抬不起来了。通过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李阿姨被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由于发病时间较短,症状较轻,马医师给她用膏药外敷,配合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内服,嘱咐多休息,少活动,只一个星期肩痛就消失,肩部活动也完全恢复正常。图片来源于网络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病人群十分广泛,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十岁儿童,都可能因此病饱受肩痛的折磨。一般在运动员、健身爱好者、体力劳动者等大量使用肩关节的人中更为常见。尤其是爱好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垒球等球类运动的人,或经常进行铁饼、铅球等投掷运动的人,都要警惕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但即便是从事普通的家务劳动,如擦窗户、高处取物、搬箱子、抱孩子、提重物,甚至长期伏案工作,也会引起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运动前或劳动前做热身运动,不长期过度做肩关节上举或外展活动,都可以减少此病的发生。马镇川
主任中医师
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5年,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骨质增生疾病和关节镜及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激光微创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承担并完成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骨科学术专著2部。曾经担任: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物质疾病学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分会副主委;浙江省老年学会关节与脊柱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分会委员等。
门诊时间:
武林馆:周四上午
预约方式
拉到文末,点击“写评论”,发送“就诊者姓名+联系电话”,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桐君堂(武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