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越不让动,孩子越容易受伤,这可有科学依据
越不让动,孩子越容易受伤,这可有科学依据
”
课间不许跑!
多多妈最近很忧愁,她家多多现在公立小学上一年级。除了上课不许动,多多连课间十分钟都不敢走出教室。
因为老师说了:“课间不是拿来给你们玩的,最多只是给你们用来上厕所的。除了上厕所,哪儿都不能去!”
上厕所也不许跑,只许走,走也不许走得快,不许和同学发生任何碰撞。
于是,在上学日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多动的多多只能呆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或者看着窗外的天空。
也许老师和家长们都熟悉了孩子呆坐在教室里的情形,可是你们知道么,缺乏运动(而且不是轻微运动,是中度以上运动),不仅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还会让孩子脑子变笨,身体变得更“危险”!
这不是随口说说的,这些结论全部都有科学依据!
▲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教育局发布的《青岛市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运动超1小时能提高成绩。
缺少运动影响学习效果
芬兰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能帮助孩子在阅读和数学上表现得更好。特别是对男孩来说。
这项公布在《医学与运动学报》上的研究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他们“老实坐着”的时间越多,运动的时间越少,那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在阅读中学到的东西就越少。
此外,久坐不跑同样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缺乏运动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恰恰是最缺乏效率的学习。一年级缺少运动的孩子,特别是男孩,二三年级的阅读和数学都会更差。
美国孩子的地理可能是体育老师教的
而在运动和游戏中学习,是低龄儿童培养学习兴趣,以及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
拿我儿子举个例子好了,儿子在美国小学上二年级,学期刚开始,他们就需要学习地理。
地理课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的州和州府。我真心为儿子捏了把汗:美国50个州,再加上州府,上百个名字,这得让孩子背到什么时候去啊?
结果,他们并没有死记硬背任何东西,也没有带回家任何相关的作业。上课的时候,老师把一群孩子带到学校巨大的运动场上,而运动场的一角有一幅巨大的美国地图。
他们一节又一节的地理课,就是在那副巨大的美国地图上,一边奔跑,一边做着游戏完成的。
有时候,老师说出一个州的名字,孩子们就一窝蜂跑到几块地图上站着,先抢到正确位置的孩子就赢了。
结果,没过两个星期,我儿子不光记住了美国所有的州和州府,还记住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真的是几乎所有国家!特老师一点也没有吹牛!
因为,孩子虽然从课堂上没有学到一毛钱世界地理知识,但他从此对地理的兴趣却一发不可收拾,一有空闲就自己捧一堆地理书看了又看,不让他看他还会发脾气!
说穿了,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体系中真的只算九牛一毛!而运动和游戏所培养出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才是孩子的终身财富!
所以,我家孩子的地理知识,你可以说,就是“体育老师”给教出来的。
另外,我家孩子的许多英文词汇,也是体育老师教的,比如足球的专业词汇、棒球的专业词汇……
前几天,我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位家长抱怨老师“好好的不上英语课,居然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踢足球”,还找了校长投诉。
上英语课不能踢足球?开玩笑吧。说好的素质教育呢?说好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呢?人家老师好不容易做点教学创新实践,结果一开始就被家长们给活活摁死了。
所谓“学单词,写的不如画的,画的不如演的”,特别是对小朋友来说。硬要把学习圈定在小小一间教室里,圈定在课堂上那几十分钟,这才是tooyoungtoosimplesometimena?ve呢。
▲一项名为“运动规划”的全球性调研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万人因运动不足而过早死亡;每年,为了治疗因运动不足引发的疾病,中国政府要支付亿元以上的巨额医疗经费。
禁止运动危害孩子安全
禁止孩子剧烈运动,这样的过度保护,除了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消灭孩子的学习动力,真的能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安全么?
我妈妈是一位中学老师,作为班主任,她处理过许多学生突发事件。
一边处理,我妈就一边发现了一个很闹心的情况——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受伤了。跑个步,脚扭了;碰一下,肩膀脱臼了;摔一跤,小腿骨折了……
我妈就去问体育老师怎么回事。我妈说:“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动不动上树抓鸟下河摸鱼的,也没见过谁那么容易就受伤了啊!”
(体育大学运动人体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就回答说:
现在的孩子,从小缺乏锻炼,也就失去了学习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根本不知道自己运动的安全界限在哪里,也不知道运动的时候采用那些姿势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体育老师还说:
我已经尽力把安全动作和注意事项讲给孩子们听了,可以我就算说10次,也比不上他们自己实践1次啊。问题是,家长会允许自己的孩子从小实践吗?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着实被学校里、公园中随处可见的巨大攀登架吓得不轻——这些攀登架的最高处经常足有两层楼那么高!也没有专人看管,孩子想玩就玩。
我问一个美国家长:“你就不怕孩子从攀登架上摔下来吗?”
结果她淡定地回答:“如果我家孩子从10岁才开始玩这个,那可能真的有危险,但是他们从1岁就开始爬这个了……除了小时候有几次因为爬太高被困住需要大人帮忙,现在他们都知道爬到多高是自己的极限,还有怎么跳下来会比较安全。”
孩子的骨密度正在降低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受伤,除了不懂运动技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骨骼密度也已经比不上从前的孩子了。
医院的一位骨科教授透露:
在过去的10年中,儿童骨科专家注意到了这样一种情况——越来越多健康孩子的骨密度正在降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孩子们越来越不活跃,运动更少,营养缺乏,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缺乏室外活动,他们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而维生素D,正是帮助钙质吸收的重要物质。
而骨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告诉我们:适度的剧烈运动和负重运动,充分的室外活动,对提高孩子的骨密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整天在外面疯跑,把运动当作生命的美国孩子们,如今也面临骨密度降低的风险,那我们成天呆在室内,总被限制活动的中国孩子,骨骼当然会更加脆弱。
可是,为什么现在连体育课都缺少“剧烈运动”?
我朋友是中学老师,在他们学校,已经取消了体育课上所有所谓的“剧烈运动”,比如足球,比如排球……总之一切有可能发生争抢的运动都不能有。
长跑短跑项目也只能走走过场,老师们得到的指示是: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了,最重要不是锻炼,是不要让孩子受伤……
为什么不能有剧烈运动呢?因为很多学校都吃过亏。
就拿我朋友的学校来说吧,体育老师都被家长投诉了好多回了,不是抱怨孩子撞破了鼻子,就是问责孩子膝盖上为什么会有淤青……有一次孩子扭了脚,家长在校长办公室闹了好几天,非要“撞到我家孩子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登门道歉!”
我朋友说:“其实单纯从数量上说,矫情的家长并不多,大多数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问题是只要出了一次这样的闹剧,学校的胆子就小了一圈儿,几次下来,学校只好明哲保身,禁止一切剧烈运动。”
所以,在老师和家长们共同的小心翼翼的保护下,中国的许多学校里,体育课完全就变成了孩子的“放风课”和“聊天课”,孩子们这一堆那一堆地在操场上聊天,老师假装看不见。
有体育课,还算好的,我们最常见的还有一个经典桥段——
考试前,数学老师拿着一打试卷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体育老师病了,体育课改做数学试卷……”
过了几天,语文老师拿着一打语文作业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体育老师病了,体育课改做语文作业……”
体育老师,居然成为了全中国身体最差的老师。
过度保护就是恶性循环
过度保护,导致缺少运动;缺少运动,导致容易受伤;容易受伤,导致家长更加焦虑;家长焦虑,就会忍不住对孩子施加更多所谓的保护,再加上学业压力,孩子能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息。
但是我们真的保护对了吗?
在欧美国家,孩子虽然可以在课后随便奔跑,但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法律规定他们必须戴上头盔;他们可以在高高的攀登架上随便乱爬,但在乘车时必须坐好安全座椅;他们可以滑冰、踢球,但是重要的运动护具能把他们武装到牙齿;他们很小开始学游泳,首先学习的基本功是如何在水中保护自己……
鼓励运动,科学运动,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把孩子绑起来、圈起来、关起来,这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
哪个孩子不是先摔过几百次,才终于学会了走路?破点皮,流点血,有啥了不起啊?这点苦都吃不得,大了还能干什么?”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