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宝宝quot走路quot异常步态
宝宝quot走路quot异常步态
正确的走路姿势:抬头挺胸,上身正直,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前后自然摆动。上下肢协调运动,两脚脚尖向前左右交替前进或后退。
刚学走路的宝宝,走路时两足常呈“八字”分开,身体摇摇晃晃,两臂外展,颤颤抖抖地向前走着;且在走路时,有时足尖着地,有时足跟放平,这是他在探索用哪种姿势走路比较舒服,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当宝宝能够独立行走后,家长就要留意其走路时的姿势,若常出现步态不稳、“剪刀步”、“鸭子步”等异常情况,应引起重视,以免错过最佳的纠正或治疗时机。
以下为5种常见的异常步态:
1.剪刀步。剪刀步指的是步幅小而慢,表现出双腿僵直,两脚向内交叉,两膝靠近,呈剪刀状的步态。这种步态多见于脑性瘫痪的小儿,患儿多有早产史、缺氧性抢救史或高热、抽痉史。
2.鸭步。这种步态的患者,在走路时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盘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每往前走一步,躯干就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就像鸭子在行走,故称“鸭步”。这种步态多见于双侧先天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且年龄越大,跛行越明显,成年后容易形成骨性关节炎。
3.跟行步。患儿表现为足跟不能自由抬起,常需依靠外展下肢,过度屈髋屈膝,以使下垂的足离开地面。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瘫痪所引起的。
4.踮足步。常见于马蹄内翻足患儿,部分患儿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部分患儿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如脑瘫、脊髓脊膜膨出等。
5.“八字脚”步。“八字脚”指的是小儿在走路时两脚分开像“八字”。“八字脚”步态很难看,不仅姿势不正,且走路时较费力、平衡感也较弱,给运动带来不便之余,还容易使鞋子变形、变坏。“八字脚”可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内八字”的人,走路时足尖相对,足跟朝外;“外八字”则正好相反。走这种步态的小儿,多因过早学习步行、过早穿皮鞋以及体内缺钙所致。
治疗及矫正
前4种异常步态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故应从治病方面入手。因此,当家长一旦发现宝宝的步态出现异常情况,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断,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至于第5种异常步态,多是由于生理性问题所致的,可通过矫正练习来改变这种步态。矫正方法如下:
A.直线迈步法。家长可在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直线的距离要比宝宝的脚掌宽一点点,让宝宝的脚跟和脚尖都踏在直线上,循环多次地走,步伐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B.直线跑步法。画直线的要点同上,让宝宝的脚跟和脚尖都踏在直线上,沿着直线一直跑,不要偏离直线。
C.起蹲法。“内八字”的宝宝,两脚尖稍向外站立,而“外八字”的宝宝,两脚尖向内站立,做起蹲动作,一组动作为20~30次,做2~3组即可。
D.纵跳法。拐腿跳可以矫正内八字脚,盘腿跳则可以矫正外八字脚。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引导宝宝做矫正练习时,要注意宝宝脚尖绷的方向,若是“内八字”就要让他的脚尖向外绷;若是“外八字”就要注意让他的脚尖往内绷。同时,平日要注意让宝宝养成正确的坐、站、走、跑的姿势,还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