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锦绣诗画在温暖的转角处遇见浦东

锦绣诗画在温暖的转角处遇见浦东



沪芦高速(S2)沪南公路出口不远的转角处,有一个南汇工业园区。

在南汇工业园内,隐藏着一位诗文俱佳的浦东作家,年龄虽然不大。

在这位作家的文字里,常能遇见浦东,有温度,有色彩,更有情感。

这位作家,就是好友丁飞龙。

飞龙是地道的上海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作品集6部,其中诗集《江南花雨》、《情怀之树》、《日历之树》,散文集《移植灵感》、《面对细节》、《渴望宁静》,多次荣获文学创作奖。飞龙曾经创办了上海市郊第一家青年文学诗歌社团“谷雨诗社”,他担任主编的《南汇工业园区报》曾多次获评上海市优秀企业报。

和飞龙相识,是在金桥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的时候,我们同属“大金桥”板块、同在一个“战壕”,那时我兼任开发区综合党委书记、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而飞龙兼任南汇工业园区总工会主席,工作上常有往来且交流甚多。

飞龙有才,我曾经在《品评浦东作家群》一文中写到浦东诗歌“两大师”:一位是“红色诗人”桂兴华,另一位就是“乡情诗人”丁飞龙。

乡村随想

丁飞龙

从一个村庄

走向另一个村庄

中间已然穿越了一座城市

穿越了少年的仰望

壮硕伟岸面前的卑微

橱窗映衬下的猥琐

佐料引领的美味

在看不见的夹缝

俯拾面目全非的成熟

于是理解

村庄的小道

在某一处收窄

让沾染太多喧嚣的轮子安静

让树叶在步行的脚边

悄然堆积秋意

鸡鸭与牛羊

在草房或者小河边恣意吊嗓

晨露折射太阳

呵,打开时光的厨房

洗着剔着

一个又一个日子

等待锅炒的浓烈

等待笼屉的清蒸

今年以来,一直想在“锦绣路上工作室”推介飞龙和他的文字。他的文字很美,他文字的题材很广泛,所以一直在找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主题。

这个十二月,我觉得是时候了。十二月,是乡思乡愁最浓郁的时候,也是乡土乡情最纯朴的时候。物事两相宜,时值也。

飞龙的才情为外人所知,大多是因为他优美的散文。

他的散文素描感很强,淡淡的笔触,简简的线条,视觉冲击之后,便是丰富的嗅觉体验,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满着厚厚的浦东情怀。

比如写他老家邻居的散文《桂楼公公》,曾发表于《新民晚报》。“捉黄鼠狼总是大冷天。最好是下雪天,天黑下来之前的一瞬间,桂楼公公一手提着兽笼,一手抓着铁铲,向田野枯败了的树林里走去……”。这是一种年久沉淀的情愫的喷发,来自于他乡居的日子。对乡居日子的怀想注视,对于乡土气息的灵敏捕捉,给予飞龙散文创作的许多灵感。

有一次回乡,飞龙在老家场角看到母亲忙着腌制咸菜,周围还有几只鸡在觅食,一幅五谷丰登的和谐景象,诗一般的文思扑面而来。当夜他写了两篇散文,一篇为《咸菜的意味》“把青菜放在洗脚木盆里,放上盐,用手使劲地揉搓,看到绿汁都出来了,就成为了咸菜……用小甏分装,用泥巴封口后,倒置扣在盆里,因为放置时间长,吃的时间长,所以称为陈咸菜”。《咸菜的意味》这篇散文先发表于《解放日报》,后被《散文选刊》转载。

飞龙在另一篇散文《农家鸡》这样写道,“在我的记忆里,农家在珍惜牛之后,便是珍惜鸡了。人来客往,买东买西,无一能离开鸡。也是农家的根本。没有钟表的年月,雄鸡报晓,开启了农人的每一天……每一样东西有俗与雅两方面。雅到大时就成俗,俗到大时就成雅。鸡与鸡蛋,既是很俗的东西,便也是很雅的东西”。细微处有着这样的哲理联想,无疑得益于飞龙细致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农家鸡》先发表于《文学报》,后被《作家文摘》转载。

飞龙的才情为我所知,更多的是他别具风情的诗作。

飞龙赠我的那本诗集《情怀之树》,值得珍藏。他的诗作,同样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浦东情愫。

特别喜欢他关于乡村生活的那些诗,让人顿生怀旧感,读着读着,心头会有一种细细的暖流。诗里的一些场景,虽然在故乡里都能找到回忆,但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浦东的印迹、体会到浦东的温暖,触摸到浦东的情怀。

比如他这首《童年的那头牛》,诗句所特有的场景切换感和意境跳跃感,虚实相衬,景心联动,镜头看到的是牛,焦距却是一个农人的勤劳和梦想,升华的是岁月的肩胛和锄犁。

童年的那头牛

丁飞龙

总是在梦中脱缰

奔跑在场角林间

野性是一份美丽

追求自由的诗不懂

那时候人类的起源

还没有装入我的书包

蹄痕里长出了绿禾

太阳可以点燃头发

我渐渐拈出汗珠的珍贵

爷爷像牛父亲像牛

多想见到那只手

中年的原野我是一只牛

童年的那头牛没有变

肩胛上挂着岁月的犁

浦东南汇的桃花,远近闻名,不仅仅是每年一季的盛开,早已成为户户桃农情感的承载,一定程度上也可算是这片土地的人文记号。飞龙写过一首诗《桃花朵朵》,写的真好,将桃花写活了,写出了情感,写出了喜怒哀乐。言为心声,诗以明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喜好。

桃花朵朵

丁飞龙

雨可以让你哭

淋疼的娇嫩

阳光可以让你笑

妩媚的私密

你的心事在一个季节

被传得沸沸扬扬

你粉红色的倾诉

穿越悠悠远古

变作经典

推倒多少篱墙

弥合多少伤痕

点亮了无数双眸子

一边是诗意

一边是果实

有备而来的蜂蝶

不期而至的情绪

在你的开放和凋零之间

左右着冷漠抑或热烈

著名作家、《散文选刊》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王剑冰说过这样一段话:“诗,能使人忘我,使昏暗明亮,能使生活充满乐趣,使情感有所寄托。好诗是窖藏的老酒,越品味越醇。如唐诗宋词,已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一代代的人都心生敬畏。”

这位知名作家曾为飞龙的诗集作序,并褒奖有加:“飞龙的诗中,情绪节奏与语言节奏是相通的,因而读时就觉得上口,并能品出他的感情因素。让人感觉到他的文字中的场,是磁场也好,气场也好,总之它能让人沉浸其中,感染其里,并悟出一些什么,得到一些什么。”

我们为拥有飞龙这样的浦东作家而自豪,更为飞龙诗文中浓厚的浦东元素而欣喜,为飞龙点赞。

浦东是温暖的,浦东的温暖其实远远不只在转角处,不只在作家的文字里,更在你我的热爱之中。(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我们

《锦绣诗画》栏目由锦绣路上工作室联手浦东文协、浦东书协、浦东美协、浦东读诗会、铁沙诗社、金桥画报、金桥开发区综合党委、金桥开发区总工会、金桥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每周四推出,旨在通过原创方式传播中国文化。欢迎亲们点赞分享合作投稿,您的赐稿、点赞、分享、转发包括批评、建议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yfzl/202204/13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