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山体滑坡前为通知村民安全撤离他意外摔伤下

山体滑坡前为通知村民安全撤离他意外摔伤下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张鸿杰/文杨昌鼎/图、视频)“想起几天前的山体滑坡,我还心有余悸。庆幸的是,我们村51户人全部安全撤离。”6月25日,在三都县城南宽敞的安置点,高寨村村民李金明对记者说。6月20日凌晨3点多,三都县高寨村发生山体滑坡,47栋房屋被损毁。而在灾害发生前的一个小时,全村51户人安全撤离。惊险!还原事件发生现场“6月19日晚上10点30分左右开始下雨,伴有电闪雷鸣。后来雨越下越大,落在地下,‘哐哐’响,像下冰雹一样”。62岁的高寨村村支部副书记李金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高寨村村支部副书记李金良6月19日晚11点过,李金良收到了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和县自然资源局发布的险情预判要求信息。他按照要求反映了高寨村降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并伴有雷电,通村道路已中断等情况。三都县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储备中心主任谭朝喜告诉记者,根据李金良反映的信息,他预判高寨村2、3、4、6组后坡陡峭危险,极有可能出现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要求李金良紧急通知群众进行避险撤离。发生山体滑坡后的高寨村(三都县自然资源局供图)“根据高寨村的卫星地图,我们预判出了三个适合撤离的点,高寨小学就是其中一个。”谭朝喜说,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灾害,应该往地势高且开阔的地方撤离。接到撤离消息后,李金良立马拿起手机拨打电话簿记录的多位村民的电话,同时和村主任助理李定福在内的4名村干部分头跑到村民家里通知村民撤离。“不带任何东西,赶紧撤离到高寨小学。”为了尽可能多通知几位村民,李定福边打电话边赶向村民家。“当时,我就在二楼的卧室睡觉,只觉得那晚的雨和平时不一样。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心里很慌。”村民李兰告诉记者,正当她打算下楼时,便听到有人在敲门。敲门的正是李定福。开门后,李定福对李兰大声说“赶紧走,跟上大部队,不要收拾东西,马上走。”说完,李定福就离开了。穿着睡衣的李兰立马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家,往高寨小学撤离。躺在病床上的李定福“当时太黑了,我什么都看不清楚,加上雨势太大,突然就在村民家摔倒了。”李定医院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因为身上多处骨折,他只能平躺着说话。而他每说几句话,都疼得皱眉头。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李定福的腰椎、耻骨、肋骨、髂骨等多处骨折,下颌部软组织挫伤,下巴的伤口深0.5-1厘米,长5厘米,缝了6针,需住院治疗一个月左右。李定福回忆说,摔倒时似乎磕到了石头,他感觉到下巴有液体流了出来。于是他用手摸了摸下巴,摸到一个很深的口子。借助路边微弱的灯光,才发现流出来的是血。那时,伤口开始痛起来。“当时,我的手机也被大雨冲走了。”手机丢了,李定福无法继续打电话,只能捂着下巴,强忍着疼痛,冒着雨一家家地跑到村民家去通知。又通知了几家后,实在疼得受不了,李定福便坐在村民家门外的台阶上休息。村民们跑到撤离的地方,没有看到李定福,便回来找他。看到他的那瞬间,村民询问他的伤势情况,并安慰他说“捡回一条命”。村民把李定福抬进屋内,将他安置在床上,并让他用枕头上的毛巾按压住下巴上的伤口,以此止血。全村安全撤离一小时后,出现山体滑坡就在大家以为完成撤离的时候,村民接到了李金良的电话,刚刚撤到的高寨小学仍然处于隐患威胁区,要重新往东北方向撤离。确认李定福安全后,村民便回去寻找大部队。凌晨2点左右,血止住了。此时的李定福累得想倒头大睡,但他发现只要稍稍一动,胯部便会出现针扎般刺痛。那一晚,李定福半睡半醒地度过。天亮后,他发现头下的枕头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半。20日早上9点半左右,十几位村民拿着担架准备把李定福抬下山,医院去。此时,李定福才从村民口中得知,全村人安全撤离一小时后,高寨出现了山体滑坡。因为山体滑坡,从村子下山的部分道路已经被冲垮,村民便拿着木板,垫一步,走一步。平日里20分钟就能走完的山路,村民抬着李定福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路口后,由救援医院治疗。“看到大家没事,我就放心了。虽然这次受了伤,但是能为大家的安全出份力,我觉得值。”李定福说。记者了解到,李金良在组织撤离过程中也摔倒了,但并未受伤。“平日里村里会定期培训相关安全知识,光是撤离演习就已经排练过不下十次,所以此次撤离十分有序。”李金良说。“安全撤离后,我们在清查人数时,发现一位村民的电话无法接通。我们十分着急,便叫组长联系她的家属,从她的外甥那得知她安全后,才松口气。”李金良告诉记者。高寨村47栋房屋被损毁“看见自家的房子被冲毁了,一些村民伤心地哭着说,房子没住几年,就没了。但更多的人是庆幸,他们说,房子没了可以重建,只要人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李金良告诉记者,大部分村民的心态都很积极。社区志愿者为村民发放棉被“现在我们过得还不错,请大家放心。”李金明说。记者看到,李金明一家七口被安置在平米、5室一厅的房子内。据李金明介绍,社区志愿者给他们发放了锅碗瓢盆、床、棉被等物资。每天会送去米面、蔬菜和肉等食物。一审:曹轶二审:彭奇伟三审:李蓓四审:陈永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yfzl/202311/1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