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饮食调养 >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四十尪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四十尪



第三节益肾蠲痹法治疗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

尪痹乃痹症日久不愈,发生关节肿大、僵直畸形、骨质改变、筋缩肉挛、肢体不能屈伸等症,相当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朱良春教授认为其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及久必及肾”的特点。同时患者多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以作,治颇棘手,不易速成。朱良春先生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明确指出,此证久治不愈者,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且其病变在骨,骨为肾所主,故确定“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的治疗原则。在立法用药、配伍组方上着眼于肾,治疗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大队虫类药与草木药融为一炉,取得显著疗效。

一、临床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提出的修定标准

①晨僵。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②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炎。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病程≥6周);

③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病程≥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病程≥6周);

⑤类风湿结节。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⑥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

⑦影像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关节炎影像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2.类风湿关节炎进展的分类标准

Ⅰ期(早期):①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②可见骨质疏松的X线证据。

Ⅱ期(中期):①骨质疏松的X线证据,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②可见关节活动受限;③邻近肌肉萎缩;④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

Ⅲ期(严重期):①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的X线证据;②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或过度伸展,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③广泛的肌萎缩;④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

Ⅳ期(末期):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②Ⅲ期标准内各条。

3.证侯分类

朱婉华及蒋熙教授在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何绍奇主编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类风湿关节炎章节中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前提下,风寒湿热诸邪相合,乘虚袭入于经隧,使气血的正常营运受到阻遏而致。诸邪先后杂至,各有特点,痛点不固定或游走性者为风;疼痛剧烈,痛处喜暖畏寒,屈伸不利者为寒;痛处固定,肿胀明显者为湿;痛处红肿灼热,喜凉恶热者为热。若日久失治,病邪深入于关节骨骱,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继之而生,与邪气胶结,阻闭经络,留滞关节,则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僵直。根据其病机特点及临床实际,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风寒湿证、化热伤阴、正虚邪恋三型进行进行辨证论治,该治疗方案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临床验证方案。

(1)风寒湿瘀阻络一个或多个关节疼痛,肿胀,但不红不热,晨僵,痛处畏寒,得热则舒,常因天气变化而加剧,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小弦。

(2)邪郁日久,化热伤阴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局部灼热,关节僵硬,初得凉渐舒,稍久则仍以温暖为适。口干而苦,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细小数或弦或弦数。

(3)正虚邪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经久不愈,痛势绵绵,甚至彻夜不已,日轻夜重,舌苔薄白或白腻或白腻罩黄,质或红或淡,脉细小弦。

二、治疗方法

1.分型论治

(1)风寒湿瘀阻络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逐湿

方药:温经蠲痹汤(自拟方)。痹通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30g,泽兰、泽泻各30g,川桂枝10g,制川乌10g,半夏15g,熟地15g,凤凰衣6g,莪术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随症加减:风胜者加钻地风20g;寒胜者加熟附片10~15g,干姜3g;湿胜者加苍术、白术各15g,生薏仁、熟薏仁各20g;舌质紫或关节刺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白芥子15g,穿山甲10g;痛剧,苔腻者加延胡索30g,制南星30g;CRP、ESR显著升高者加拳参、忍冬藤各30g。

(2)邪郁日久,化热伤阴

治法:清化郁热,温经通络

方药:桂乌芍母汤(自拟方)。痹通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30g,泽兰、泽泻各30g,川桂枝8g,制川乌8g,白芍20g,知母15g,生地20g,寒水石20g,拳参30g,忍冬藤30g,凤凰衣6g,莪术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随症加减:热盛者,酌减桂枝、川乌用量,加虎杖20g或黄柏10g,葎草20g;阴虚内热,舌红,便干者重用生地(一般用量30~40g为宜);痛剧者加六轴子2g;有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者加水牛角30g,陈胆星30g。

(3)正虚邪恋

治法:益肾培本,蠲痹通络

方药:益肾蠲痹汤(自拟方)。痹通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30g,泽兰、泽泻各30g,骨碎补30g,补骨脂30g,山茱萸15g,生地、熟地各15g,凤凰衣6g,莪术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随症加减:气虚甚黄芪改80~g,党参20g;阴虚者加川石斛10g,生白芍30g;阳虚者加鹿角片15g,仙灵脾15g;血虚加当归10g,枸杞子15g;寒甚加川桂枝10g,制川乌10~15g。

2.医院制剂

(1)浓缩益肾蠲痹丸(医院制剂,具有益肾壮督,蠲痹通络等作用),每包4g,每次1包,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2)蝎蚣胶囊(医院制剂,具有熄风通络,化瘀止痛作用),每日3次,每次5粒,餐后温水送服。

(3)扶正蠲痹胶囊Ⅰ(医院制剂,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蠲痹,解毒消结的作用),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4)扶正蠲痹胶囊Ⅱ(医院制剂,具有扶正培本,化瘀蠲痹,解毒消肿的作用),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5)金龙胶囊(鲜动物药,北京建生药业生产),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6)朱氏温经蠲痛膏(医院制剂,具有温经通络,蠲痹止痛的作用),外敷疼痛处,每次1张,每日更换1次。

治疗方案:

A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蝎蚣胶囊

B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扶正蠲痹胶囊

C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金龙胶囊

3.中医特色疗法

(1)体针法

①风寒湿瘀阻络: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

②邪郁日久,化热伤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

③正虚邪恋:足三里、气海、申脉、阿是穴。

操作方法:根据取穴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穴位。

(2)腹针法

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

配穴:①肩及上肢疼痛不适加上风湿点;②手腕及手指疼痛不适加上风湿外点;③膝关节及下肢疼痛不适加下风湿点;④踝及足部疼痛不适下风湿下点;⑤日久脾虚加大横。

操作方法:施术部位要严格消毒,选用规格为0.22×40mm长度的毫针。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针尖抵达规定的深度后,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

(3)中药熏蒸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用中药薰蒸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我们以本院专家经验方为基础,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及病情进行辨证加减,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仪,充分体现中医个性化治疗原则。

(4)温针结合中药熏蒸

本疗法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色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尪痹之风寒湿瘀阻络型,疗效显著。

①温针治疗: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可随证加减。

操作方法:根据取穴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得气后用艾柱置针炳上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宜,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②中药熏蒸治疗:蠲痹汤(本院协定处方:制川乌、川桂枝、路路通、艾叶、没药等药物组成),治疗仪为“三洲”电子科技监制智能型中药熏蒸自控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注意事项:温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尪痹(风寒湿瘀阻络型)能较好的缓解症状。施术部位要严格消毒,进针得气后嘱患者配合呼吸补法,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免发生艾灸烫伤;中药熏蒸治疗时蒸汽与施术部位保持一定得距离,以患者舒适为度,以免发生烫伤;患者治疗后局部保持温暖。

4.康复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糯米、肥腻食物,忌食虾、蟹、海鲜等发物,忌食坚硬油炸食物以避免对胃肠道刺激。

(2)一般护理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温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鼓励病人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以减轻晨僵;

(3)中医辨证施护

①风寒湿瘀阻络型患者加强保暖教育及监督,观察记录患者的畏风寒、晨僵情况,嘱可食适量生姜、葱、药酒等,疼痛关节可以给予理疗、针灸或外敷止痛药物,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及药物作用;

②邪郁日久、化热伤阴型患者嘱少食牛、羊、狗肉、桂圆、荔枝、牛奶等热性食物,注意观察记录发热关节的红肿灼热变化情况,可予外敷芙黄膏,特别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体温升高者嘱其注意休息,科学补充水分,体温在38℃以上时,可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类制剂,可用薄荷水刮痧大椎等。夏季可食西瓜、冬瓜汤,尿酸不高者可饮绿豆汤;

③正虚邪恋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消化道反应,面色、活动能力、消瘦、睡眠、夜尿等整体情况,气血不足可用西洋参、枸杞子、大枣等泡茶饮,可在做菜时合理加入当归身、黄芪等,脾胃虚弱者建议服食山药、莲子、党参、大枣,虚寒或血虚明显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鼓励患者改善饮食,指导药膳调补。

(4)心理护理

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中要以和蔼的态度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白癜风专家团队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ystl/10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