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饮食调养 > 虎爸暴打儿子出血竟还录视频发班级群,原因
虎爸暴打儿子出血竟还录视频发班级群,原因
8月13日,一段关于镇江某中学一父亲因为孩子深夜玩手机玩游戏,而对儿子出手导致出血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讨论。迷惑的是,父亲把自己教训孩子的视频还发上了班群,操作之迷幻让人想起之前在直播间自爆高考隐瞒应届生身份的仝卓,可能这年代有的人觉得这些暗箱操作公之于众属于无伤大雅,有的人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怎么教是自己的事。视频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随后警方也介入调查,该名家长也在班群里道歉,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对孩子这么大打出手,也是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还偷偷玩手机,欺骗自己才一时气上心头。虎爸式的教育还有用吗把孩子打到出血,有网友评论,这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父亲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常说跪着的家长教不出站着的孩子,是希望家长对孩子不要溺爱和心软,但也没说棒棍底下才能成龙,教育本来就是需要因材施教,没有绝对成功的方法,但有不能逾越的底线,先不说家暴对孩子造成的什么影响,这种暴力出血的行为已经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了。至于他自己说是第一次这么对孩子,跟他自己在班级群说的又是自相矛盾,既然一而再,再而三对孩子实行暴力,也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还坚持这样的教育方式呢?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冲动是魔鬼,这是成年人都该懂的道理,或许有时候我们会冲破情绪的堤口,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还把视频传播到班级里,这怕不是在传授自己的教育之道,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孩子已经长大,棍棒教育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其他家长对该位家长也都表示,孩子上到中学,正在处于敏感的青春期,这样的棍棒教育根本就教育不了孩子。虎爸的教育除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孩子的视频发到班级里公之于众,也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是父母的手工作品,他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是怎么对他的。幼年时期,孩子的成长避免不了摔倒和哭声,因为幼年的孩子,是建立基础是非观的基础,比如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开门给陌生人,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迷路了记得站在原地不要乱跑,这些都是最基础自我保护知识,是必须让孩子牢牢记住来保护孩子的。但是当孩子逐渐成长,心智慢慢发育,学会自己观察和学习,开始会自己思考,开始会变得敏感,包括像二胎家庭里,大的会嫉妒小的,觉得大人只宠爱小的,又或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更加容易以取得老师家长的认可为自己的成就而且去努力,这些都是他们变得敏感,在成长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再像小的时候,硬着来矫正,而是用他们听得懂的话去跟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成长。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只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变得内向,向日葵要向着阳光才能长出饱满的种子。单亲不易,需要更多的包容虎爸在群里的发言,还提到孩子是3岁之后由自己一个人一手带大的,言语之间是一个父亲的不易和辛酸。当家庭里少了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就需要剩下的那个人承担起两份的角色,单亲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容易敏感,像写一篇我的爸爸/妈妈记一个父亲节/母亲节这些稀松平常的事情,或许就会让孩子沉思很久。这个时候需要家庭正确的引导,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父母没有一起陪伴孩子走到最后,都需要陪伴孩子一方正确的引导,成人的事情交给成人自己处理,应该要让孩子的成长尽量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