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饮食调养 > 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幸存者的讲述,网
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幸存者的讲述,网
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63.html温州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动画示意图
人类在突发灾难面前,显得那么的弱小和无助,任何人在危难关头,是很难来得及做出反应,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
年在温州境内发生了一起特大动车追尾事故,一场欢快的旅途,刹那间变成了旅客们的噩梦之旅。有人说死亡人数不止40人,因为在现场看到有人体残肢挂在外面,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或许从这起事故的当事人口中能探知一二。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导致车厢脱轨旋转,两名战友自救后忍着伤痛救其他伤医院年7月23日20时27分,在浙江温州路段的甬温线,有两辆动车发生特大追尾事故,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多人受伤。
动车事故发生之后,有一部分伤者被送到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救治。该医院就在动车事故附近,事发一个小时后,首批伤者被送到这里,他们的伤情多为骨折。
其中有一名叫蔡江河的伤者,事发时23岁,当时是一名现役军人,他受伤的位置是右肩胛骨和胸三椎体骨折,以及腰挫骨折。除了骨折以外,他的左眼充血,是因事故撞击时所致。
躺在病床上的蔡江河事发当晚,蔡江河和战友梅闯闯乘坐D次动车从安徽蚌埠出发,开往福建福州休假。当时,蔡江河和战友坐在1号车厢内,他正在玩手机,可接下来,令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即将卷入到一场可怕的灾难中。
就在车厢内的一切情况像往常一样时,突然,一声巨响,D次动车追尾撞上前面的D次动车,瞬间整个车厢引发剧烈晃动,蔡江河所乘坐的那一节车厢脱轨,随后在空中发生旋转,他当时感觉天昏地暗。
蔡江河所处的位置是在1号车厢的中间位置,刚好是车厢倒地的部位。在车厢旋转过程中,旁边乘客的座椅不时地压在他身上,直到落地为止。
躺在病床上的梅闯闯车厢停止旋转后,蔡江河刚好落到别的乘客上面,头部朝下的姿势。在旋转的过程中,人处于腾空状态,他试图去抓住周围的物品,但是抓不住,也反应不过来,并且旁边的东西都朝他砸过来。
在急速下降的过程中,蔡江河很难判断自己的方位。车厢静止后,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呈弓形状态,腰部已经骨折,右手臂受伤无法动弹,他一边用脚往上面使力,试图摆脱困境,还一边呼叫着身旁的战友。
动车追尾事故救援现场
他乘坐的1号车厢,属于动车的头部部位,撞击力度最大,也最惨烈,整节车厢从高架桥上跌落下去,破损严重。
蔡江河观察着四周的情况,想找到战友梅闯闯。于是,拼命地喊着对方的名字,看看有没有人答复。这时发现梅闯闯倒下的位置刚好在他上面,他让梅闯闯抓住他的腿将其往上拉。
当时,梅闯闯两只手臂已经脱臼,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拼命地拉住蔡江河,拉了三次,最终才将他拉上去。随后,能自由活动的蔡江河将梅闯闯解救出来。
蔡江河(右上黑短袖)加入救人队伍中事后,救援队赶到现场,两人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梅闯闯的伤情是肾挫伤和面部挫伤,还有锁骨脱臼,医院时血尿较多,其他没什么大碍。
那时,蔡江河发现身边幸存下来的老人、孕妇和小孩哭成一团,有些活下来的人开始自救。尽管蔡江河身上受伤,但身为军人义不容辞的救人使命感,让他不忍心看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他忍着伤痛加入救人的队伍中。
由于梅闯闯拉蔡江河时,已经用尽全身力气,加上身上的伤,整个人到了体力透支的地步,没力气再去救人,他就发动周围群众帮忙救人,并安慰受伤的乘客,到最后自己处在疲惫不堪的状态,被医院。
梅闯闯的父亲事故发生的这一天也是梅闯闯父亲的生日,灾难到来前的十分钟,他还给父亲打过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跟他说,家人都在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但是,那时他的手机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没及时给父亲回个电话。
一直到事发第二天,也就是7月24日早上5点左右,梅闯闯才跟父亲通上电话报平安。当时这位父亲联系不上儿子,心里万分焦急,和妻子一夜没合眼。
动车追尾事故时一家三口在卧铺车厢内,躲过剧烈的撞击幸存下来躺在病床上的梁守宝49岁的梁守宝也是这趟D次动车的乘客之一,事发时,他正带着妻子和儿子坐在2号车厢内。因为他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所以他们一家三口在山西太原岳父母家里,分享儿子考出好成绩的喜悦,这次乘坐动车从太原返回福州。
动车的速度要比火车快很多,原本从山西太原往福建福州乘坐火车的时间要30个小时,而换乘动车连12个小时都不到。因此,他们选择坐动车。
梁守宝和妻儿的位置是紧挨着,他们三人的座位号分别为25号、26号、27号,事故发生时,梁守宝的妻子试图去保护儿子,导致她的腰脊爆裂骨折,而梁守宝的伤势是腰部脊椎骨折和6根肋骨断裂。
动车追尾事故现场受伤后的两个小时里,他们三人被救出,并医院进行救治,由于得到了母亲的保护,儿子受得伤最轻,只有头部一点伤,缝了4针。
事后,梁守宝觉得他们一家子太幸运了,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因为他们所在的2号车厢是经过特殊改装的,车厢内改成卧铺结构,属于二等车厢。原本是4个人的卧铺,改成了6个人的卧铺,坐在拥挤的小空间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是一排卧铺结构的话,肯定是活不了。
当时,他的妻子被困在车厢里无法动弹,随后赶医院骨科医师李磊,将他们夫妻俩救出。由于车厢内空间狭窄,梁守宝只能倚靠在墙上坐着不动,一旦动的话,担心碰到受伤的妻子,她一直平躺着,最终是李磊爬进车厢内发现了他们。
李磊梁守宝这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他坚强地支撑着身体,不能压到妻子。夫妻两人都伤及腰部脊椎,不能随便移动。
李磊救出夫妻俩后,他又将整个车厢里面的情况查看了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伤者需要救治,在确定没有人之后,才爬出车厢,继续到别的车厢找寻受伤乘客。
各个部门调动了几百名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支援,事发3个小时里,多名伤者陆陆续续医院进行救治。
当地村民闻声赶来救人,一对母女幸运地躲过一劫,另一家子母子受重伤,父亲不幸遇难郑天和事发地附近的一个村庄叫双屿下岙村,当时,这里的村民是第一批参与救援的人员。郑天和就是其中一个参与救援的村民,他的工厂就开在附近,巧的是,当天他的车辆就停在事发位置的高架桥下面。
动车相撞的那一幕,刚好被他看到,他当时来不及找其他人过来帮忙,就开着自己的车赶过去,现场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很多受伤的乘客在车厢里痛苦地哀嚎着,他顾不了那么多,先将4名伤者抬到车上,医院。
动车追尾事故现场救援那时,医院那边还不知道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救护车还没派出去。郑天和联系上附近的朋友年青云,让他过来帮忙。接到电话时,年青云正在洗澡,一听到事故急需人手救人,他连拖鞋都没来得及换,就赶到现场,从车厢里拉出了两男两女伤者,其中一名女子已经不幸遇难。
当时,年青云抱着这名遇难的妇女,感觉身上都是冰冷的,没有呼吸体征,并且大腿部位的皮肉是绽开的,血流得全身都是,大概断定她已经死亡了。
年青云跟其他死者和伤者相比,蔡秀芳母女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当时她们乘坐的是被撞尾的D次动车,蔡秀芳陪女儿去杭州参加托福考试,在返回温州的途中,遭遇动车追尾事故。
那时,女儿看到还有十几分钟就要到站了,心里正当高兴时,一场追尾事故突然打破了她们欢快的心情。
蔡秀芳(右一)母女两人
母女俩所乘坐的是5号车厢,不靠近尾部,撞击力度波及没那么大,但是里面的灯很快就熄灭,蔡秀芳还不清楚此刻发生了什么事,只看到车厢里顿时乱成一团,都处是孩子的哭闹声,乘客向两边方向跑,女儿被吓哭了躲在她怀里。
半个小时后,母女俩被前来的救援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方,由于惊吓过度,蔡秀芳当晚就上吐下泻,女儿整晚都无法入眠。
7月24日一大早,蔡秀芳带着丈夫、儿子和医院看望其他伤员情况,在其中一间病房里,他们看到一个小男孩躺在病床上显得尤为孤单,周围都没有亲人陪伴。这个小男孩和蔡秀芳不是同一个车厢的乘客,他的母亲伤得很严重,脑组织、胳膊和腿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小男孩的眼睛被物体撞伤。
躺在病床上的卓睿哲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很害怕,一直抓着蔡秀芳儿子的手,嘴上不停地念着“哥哥,不要走”。这个受伤的小男孩叫卓睿哲,事发时只有6岁,除了面部的眼睛受伤之外,还有肺部也有挫伤,医院时,他身边没有任何亲属在,不停地哭喊着要找妈妈。
卓睿哲的母亲直到7月24日中午才被找到,她被安排在卓睿哲旁边的病床上,但当他看到妈妈的时候,却被吓得大哭了起来,因为他的母亲此时缠着绷带,脸上又有多处伤痕,可能对于小小年纪的他而言,眼前这个女人跟妈妈的模样不像,状态还有点吓人。
遇难者名单中可以找到卓睿哲的父亲卓煌之后,卓睿哲医院,他才慢慢地消停下来,但嘴里还是不停喊着要回家。不久,传来卓睿哲的父亲卓煌被找到的消息,要他们家属到殡仪馆认领遗体,听到这个噩耗后,爷爷转身背着孙子和儿媳妇偷偷地流泪,最后证实卓煌已经遇难。
网上对公布的死亡人数质疑声不断,最终被确认的遇难者人数为40人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事发当晚,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成了未受伤乘客的临时安置点,客车司机将近两千多名滞留的旅客运送到火车站和汽车站,让他们完成未完成的旅程。
学校内还特意设置了“旅客家属接待处”,方便他们查询家人的信息,公示栏里贴出伤者的情况统计表。一直到24日临近晚上,过来寻亲的家属慢慢变少。学校不仅是乘客和家属的见面点,还是媒体记者采访的聚集地。
7月24日,有关方对这起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通报,会上公布了几个数据:D次动车上的乘客人数为名,D次动车上的乘客人数为名,目前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人受伤,人住院。
7月24日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向遇难者鞠躬虽然数据公布出来了,但是网上还是议论纷纷。有网友认为,动车二等车厢定员为人,事后,有幸存者提供当时用手机拍摄车厢内情况的视频是满员状态,因此推断,死亡人数实际上至少是35人的3倍,甚至可能更多。
据温州当地的一名市民说,他在事发当晚也参与到了救援的队伍当中,随着网络上的议论声越来越多,他也对遇难人数产生了质疑。
这位温州市民认为,按理说,既然车厢的乘客都是满的,那么每个车厢的人数应该达到一百或者八十多人,觉得死亡人数可能不止40人。他还去过事故现场,亲眼看到一条人腿挂在外面。
医院急救7月25日,又有4具遇难者遗体被找到,此时,死亡人数上升为39人,网上的议论依旧没停下来。
从公布发生事故的两列动车的信息得知,D次动车受伤最为严重的乘客主要是在前四节车厢,1号车厢属于二等座,定员为55人,后面的三节车厢属于软卧代座,每节定员为60人。D次动车受伤最为严重的乘客主要是在15号和16号车厢,这两个车厢属于一等座,定员共为人,
梁守宝一家子当时是在D次动车2号车厢里,就是软卧代座,他们所在的卧铺隔断原本可容下6个人,但当时坐的只有他们一家三口人。
动车追尾事故现场近景蔡江河和梅闯闯当时是在D次动车1号车厢里,两人谈到事故发生时车厢里面人数的情况。蔡江河说当时他们的车厢没有满员,因为快要到终点站了,所以剩下的乘客并不是很多。梅闯闯说当时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座位是空着的。
这些数据都是民间的猜测,在主管方没公布详细的乘客名单之前,网上的质疑声仍会继续。
7月28日上午,有关调查组对外宣布,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问题,在雷击情况下,红灯变成绿灯导致灾难的发生。
遇难者家属拉横幅求真相截止到7月28日,遇难者升为39人,两辆动车的车厢残骸被分解压缩,运送到温州西站做进一步处理。截至29日晚6时,遇难者重新被确认为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