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主要症状 > 父亲肩膀痛了一年多,一查竟得了肺癌这些
父亲肩膀痛了一年多,一查竟得了肺癌这些
父亲肩膀痛了一年多,一查竟得了肺癌!这些部位痛千万要当心了!
?
肩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一抬胳膊会痛,穿衣、梳头也会痛!
现在的上班族,整天坐办公室,
姿势又不正确,得颈椎病也不奇怪。
因此很多人肩一痛就会想到肩周炎、颈椎病
真像大家以为的这样吗?
并不是所有的肩膀痛,都那么单纯
肩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
它还可能是癌症!
年3月,父亲65岁,他的右肩开始隐隐作痛,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未在意,不料半年后疼痛感逐日加重,每天穿、脱衣服都感到撕扯般疼痛。
他认为是肩周炎犯了,到家附近的诊所进行按摩、理疗,虽然疼痛有所缓解,但不到一周又会复发。反反复复的折腾,始终没有好转。但是好强的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的父母并没有跟我说过这件事。
年春节前,他的肩膀突然钻心疼痛,连觉都睡不着。某个周一一大早,他到大连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必须进行手术和放疗。
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表示,肺尖部的上方正好是胸腔出口,周边区域有许多神经,当肺尖部位出现肿瘤并不断增大,会压迫肺尖及周围部位的胸膜,出现类似肩周炎、肩背肌肉疼痛的症状。
同时他提醒:肺癌不但可能表现为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肩膀疼痛等‘肺外表现’。
多么惨痛的后果。父亲半年后就离世了。母亲姐姐身体也不是很好。母亲情绪也不稳定。就是这样令人痛心的经历,才让我为了母亲和姐姐的身体健康,踏上了能够在保健和治疗领域真正带来奇迹的动磁医学之路。
究竟还有什么癌症,容易让人误以为颈肩病呢?
这三种癌症最易发生骨转移!
有一个病例:有个病人,40出头,一直喊腰痛,以肌筋膜炎治疗了有快3个月没有效果,晚上睡觉时还是辗转难安。
医院,后来才在一次检查中确诊是胰腺癌。原因是胰腺包膜薄而不完善,一旦胰腺有炎症或肿瘤,很容易波及附近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发腰背痛。
还有就是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概率很高。
虽然跟单纯的腰背痛很像,但肿瘤相关的腰背痛,也有一些特点,总结如下两点:
一、什么样的痛,病人往往很难描述清。酸胀?还是麻木?好像又都不是。
二、白天不明显,夜间疼痛加剧。比如胰腺癌引起的腰痛,很多病人都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怎么躺都睡不好,有些人要跪着、趴着才能缓解。
肩膀痛,要辨别6种病因!
其实,很多疾病都会有肩痛的表现,辨明病因,才能正确治疗,不至于贻误病情。
胆囊炎:胆囊和右肩等部位的感觉神经有重叠部分,所以,胆囊发炎会引起右肩及右肩胛下隐痛。如果除肩疼之外,还有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反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医院检查一下胆囊。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时疼痛不单单是在心前区,也会放射至左肩等部位。心绞痛常因劳累或兴奋诱发,休息后疼痛可缓解。心梗则常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病,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及呼吸困难、心衰等严重表现。有冠心病史者尤应小心。
颈椎病:颈椎病引起的颈背酸痛、颈部活动受限,往往都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刺激导致的,一般会有触电样的感觉,同时伴有手指麻木,肢体发冷及受压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的异常,但无肩关节活动障碍。
肩关节结核:肩关节结核与肩周炎均有肩痛和功能受限,但肩关节结核起病缓慢,常有午后低热、夜晚盗汗、全身乏力、面色苍白、颧部桃红等全身症状。X线片有助诊断。
肩部肿瘤: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而扩大,X线片有助确诊。
肱二头肌肌腱炎及腱鞘炎:和肩周炎不同,虽然都有肩前疼痛,但患者常有肩部牵拉或扭曲等轻微外伤或过劳史,部分患者因受风着凉而发病。疼痛可向上臂和颈部放射。
脾虚的人如此之多,到底应该如何养脾?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养脾是养生的关键,到底应该如何养脾?现在分享一下董洪涛博士对养脾的几种好建议.
情绪控制对于养脾很重要
◎养脾,先要养好情绪
想想天地万物,各有规律,各行其道,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应该开心才是。感恩天地,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万物,为我们提供生活的必需,并且给我们以快乐。经常想想别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乐的心,这样心境自然就开了,自然肝气顺畅,脾土得以安康。这也是养脾的方法。
◎肝不郁,则脾不虚
脾属土,肝属木,若土气壅滞,需要木来疏土,则土气不滞。若肝气肝火偏旺,会伤损脾土。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肝不郁,则脾不虚。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养脾的五个要点要牢记
其一,食物喜温燥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药。比如,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因此亦具养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等。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物,如地下长的地瓜、山药等;脾喜温恶凉,故需食温;脾色为黄,故需食黄色食物,小米色黄,最养脾土;脾德在缓,故需食甘味以缓脾之情。
其二,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湿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锅边上烤成焦黄色的玉米饼子或馒头,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黄色的面包又焦又脆,此当属养脾之物。
其三,勿过食生冷
小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饮、凉水等,因为会伤损脾阳。而对小孩子来说最好的零食是麦芽糖和锅巴。有人担心吃烤香的食物会不会上火,我认为不能吃刚烤出来还烫着的,可等凉至室温时再吃即不会上火。脾虚之人又可坚持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
其四,养脾的中药及汤方
脾为中土,为阳气左升之枢机。历代有不少养脾的中药及汤方:健脾燥湿有苍术,有平胃散;补脾化湿有茯苓,有四君子汤;醒脾助运有草果,有醒脾散;温脾祛寒有干姜,有理中汤;升脾益气有黄芪,有补中益气汤;养脾和中有人参,有桂枝人参汤。如此等等,皆是宣畅脾阳、调和中气之方药。
脾主运化,若脾虚运化无力,常会吃什么拉什么,且面黄肌瘦,此时当重视养脾。脾喜甘淡而恶腥辣重浊,因此,甘淡可以养脾;脾气太虚,千万不可吃香喝辣。
养脾可用此方:
茯苓、薏苡仁、芡实、山药各30克,陈皮10克
水煎服,日一剂。或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每次15克,日两次,冲入温热的米粥中服下。
其五,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
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其六,脾气通于口,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则唇色改变,或发黄,或发暗,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诊断,脾应于鼻头。鼻头色黄,必属脾虚。按手掌诊断,手掌中间及大鱼际对应脾,若发暗亦是脾虚之相。
平时认真调理,自己注意观察这些部位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脾阳充足的改变。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四、最专业的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民间偏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