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主要症状 > 谈骨论筋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肩关节疼痛活
谈骨论筋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肩关节疼痛活
诊室故事
赵女士来到林主任诊室,向林主任描述自己的情况。“主任,最近我的右边肩膀出问题了,一开始是疼的难受,后来逐渐就活动不开了。我这是‘肩周炎’吗?”经过问诊和体格检查,林主任得知几个情况:(1)赵女士今年40岁;(2)2个月前曾经有落枕病史,疼了几天后慢慢恢复了;(3)落枕好了之后逐渐出现肩膀疼痛,以开始是隐隐的麻木刺痛,后来逐渐加重,再往后就活动也受限制了;(4)颈部外观观察少许倾斜;(5)右侧上颈椎关节突处有明显压痛点,手指下可触及明显的向右凸起;(6)颈肩交界处(斜角肌区域)亦有压痛点,并且可轻微引起肩部不适。
后方观察赵女士颈部少许歪斜
上颈椎痛点
颈肩交界处痛点,深按可引起肩部不适
经过仔细的论证与判断,林主任对赵女士说:“不用担心,你这个不是肩周炎引起的,而是你之前落枕导致的颈椎错位,影响到支配肩膀感觉的臂丛神经,引起的疼痛。根源在颈椎,颈椎问题解决了,肩膀的问题自然就好了。”“来,我们给你做个治疗!”
治疗
接下来,林主任带着团队成员为赵女士进行了治疗。(1)给予颈部的轻柔手法放松,针对右侧肌群重点放松;(2)旋提手法调整小关节的错位;(3)沿斜角肌循行部位,针对痛点进行重点放松;(4)肩部周围肌肉的放松;(5)辅助进行肩关节的牵引,增加活动度。治疗完成后,赵女士活动一下手臂,感觉疼痛较前明显改善。“基本不疼了,活动起来也好一些!”
林主任为赵女士开了一周的活血化瘀的中药内服,叮嘱赵女士需要并教给赵女士练功方法(后附详细方法),叮嘱必须长期坚持练习,强化颈肩部的肌肉力量及协调性。同时林主任还为赵女士量身配枕,为赵女士选用一款适合她体型、睡眠习惯的枕头,避免再次落枕。赵女士遵林主任方案,回去后极为重视颈部的养护,未见复发。
根据肩宽及背厚量身配枕
案例解析
一般临床上遇到的以肩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的患者,许多人第一考虑就是判断是否“肩周炎”的问题,这个思路并不能算错。但是前两期提到,应该注重判断其“肩周炎”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即应更进一步的去深入分析,判断引起“肩周炎”的始发因素。
本例赵女士表现为典型“肩周炎”的症状,一开始以疼痛为主,后来逐渐出现活动受限。但是经过仔细问诊我们了解到赵女士的“肩周炎”发病病程极快,疾病进展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所了解的“肩周炎”,且赵女士今年仅40岁,并未进入肩周炎高发的年龄段。通过查体,发现赵女士存在上颈椎的小关节错位,与赵女士沟通确认后,了解到两个月前曾经有过落枕病史,且并未系统治疗,数天后才缓解,因此最终判断赵女士的肩部疼痛的情况由颈椎引起。
斜角肌附着在第二颈椎的横突上,上颈椎错位引起斜角肌的牵拉、紧张,会进一步影响到臂丛神经出口的狭窄,即“胸廓出口综合征”,刺激臂丛神经,从而引起肩部的麻木、疼痛。初起时症状较清,随着时间推移,臂丛神经出口局部的炎症、水肿导致出口的空间进一步狭窄,症状进行性加重。疼痛症状明显后,肩膀活动时锁骨、胸廓协同运动,诱发疼痛,赵女士开始出现主动的回避肩膀活动,久而久之则再导致肩膀周围肌肉的僵硬、炎症、粘连,出现活动的受限。
胸廓出口示意图(实际空间由于周边肌肉、筋膜的覆盖,远小于图中显示)
胸廓出口正面观
因此对于赵女士的治疗,我们必须解决颈椎错位的根本问题,并对斜角肌进行放松,释放斜角肌所受的压力,改善痉挛情况,从而恢复臂丛神经出口的空间,减轻神经卡压。其次,我们还需要对肩关节周围的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主要肌肉进行放松,改善痉挛情况。最后,通过功能锻炼,短期内恢复各肌肉的痉挛状态,增强协调性;长期坚持,以强化肌肉力量,提高颈部、肩部的稳定性。
中医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临证时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并非单一指向某种疾病。如本篇所说颈椎问题引起肩部症状的情况,除了本例所说斜角肌问题以外,还可因颈椎错位、肌肉痉挛等引起副神经受刺激,进而导致斜方肌、三角肌的疼痛甚至是无力,引起肩部症状;又或颈椎第四、第五神经根的受到病理因素的刺激,直接导致其支配区域的肩部疼痛等等。因此临证时我们必须仔细辩证,审证求因,挖掘疾病根源之所在,方能手到病除,解患者之痛苦。
练功方法
练习立位蛙泳式。
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
缓慢吸气,两臂缓缓抬起,双掌于脐前合掌,缓缓向前、上方伸出,至手臂伸直。
缓缓呼气,双掌打开,掌心朝两侧,随着双手缓缓画圈,回到腰间。
以上为一次动作,如蛙泳动作,反复做此动作50次。
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人群,在练习该动作时,上肢无需强求完全到位,在疼痛可忍的幅度内,根据动作要领,尽量将肩关节活动开即可。
每日上午11点,医院大德路总院光棚下均有“林定坤健体八段功”的视频教学,欢迎大家前来学习!
专家介绍林定坤
教授,岭南名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医院大骨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脊柱创新团队负责人。
林定坤教授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攻老年脊柱和关节疾病。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医院大德路总院颈椎病诊疗中心)
李永津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医院骨一科(脊柱科)科主任,医院脊柱微创中心秘书,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学术继承人,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邓晋丰教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脊柱骨折肿瘤等。灵活应用多种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特别是侧路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出诊信息:
周一上午(颈椎病诊疗中心)周三上午(骨科门诊)
地点:医院大德路总院
供稿:医院侯宇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