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主要症状 > 最易损伤大脑的剧毒汞
最易损伤大脑的剧毒汞
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在自然界,汞的分布量极小,汞也极少以纯金属状态存在。汞元素基本无毒,但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
至最之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的汞产量、需求量和排放量都是世界之最。其中,中国的人为排放汞总量相当于印度与美国总和的3倍,约占全球排放量的40%。中国已成为全球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汞污染的来源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
1、特殊自然环境中汞矿产生的汞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食品造成污染,如汞矿资源丰富的贵州、陕西、四川等省份,汞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6.6%。
2、含汞农药、化肥、杀虫剂、拌种剂等药物的使用,使汞物质通过植物、水、果实等途径造成污染。含汞杀菌剂如升汞(氯化汞)、甘汞(氯化亚汞)等,多用来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毒性较大,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中国虽已禁止使用,但汞残留很难降解。
3、工业污染造成汞排放,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通过沉降落到地面或水体中,对附近的陆生、水生动植物造成重金属中毒威胁。截止年,中国每年排放汞约-吨,占全球汞排放总量的1/4还多。
汞污染的危害
汞可表现金属汞、有机汞、无机汞及其他形态。汞的流动性及其常温下的挥发性,使其成为控制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毒性物质。
金属汞:水银温度计、体温计、血压计中常见。人类误食后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肠胃溃疡、神志错乱、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无机汞:红药水和牙科银粉常见。误食后会引起肠胃大量出血,引发休克,导致急性肾衰竭。长期食入会导致尿毒症。
有机汞:食物中常见,95%被消化道吸收,典型的是甲基苯。甲基汞在人体肠道内极易被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大部分蓄积到肝和肾中,分布于脑组织中的甲基汞约占15%,但脑组织受损害先于其它各组织,会伤及大脑皮层、小脑和末梢神经。
另外,甲基汞进入孕妇体内后,易积聚在发育中胎儿的脑部,而使胎儿出现脑性麻痹、痉挛、抽筋等症状。
日本著名的公害病-水俣病即为甲基汞慢性中毒。该次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当地化学工厂排放含汞化合物污水后污染了水域中的鱼贝类,居民长期食用后而引发汞中毒。据统计多人患病,其中90人死亡。
你知道吗一支水银体温计破损后,内含的约1克汞如果全部挥发,可使30多平方米房间里的人很快中毒。另外,汞还是唯一能以大气作长距离传输的重金属污染物,可藏在雾霾中贻害无穷。,请输入内容。
尽管中国目前已将汞列为重点管控的重金属之一,但我国汞污染防治的政策规定与《水俣公约》仍有较大差距。计划到年,中国含汞废物得到全面控制,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律师大卫·勒奈特(DavidLennett)表示,非常欣慰看到中国正式批准《水俣公约》。他还表示,作为全球较大的汞生产国、消费国以及排放国,中国在限汞方面的积极行动将有助于维系公众健康,并对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汞污染起到重要作用。
签署《水俣公约》后,中国在限汞上面临很大压力,面临的挑战也不胜枚举。目前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全球仅有的两个仍在进行工业化汞矿开采的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通过原生汞矿生产的汞超过吨/年。即便汞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多余出来的汞如何处置也将是问题。
勒奈特认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是汞生产的问题。中国最主要的用汞途径是以汞作为触媒,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而其他国家大都以石油为原料生产PVC,无需使用汞触媒。因中国PVC行业的快速发展,聚氯乙烯生产消耗的汞从年的多吨猛增到近几年的余吨。
计量仪器制造业每年平均消耗多吨汞,是中国第二大用汞行业。主要用于体温计和血压计用汞。生产体温计的用汞量近年来以每年8%~9%的速度增加。电池生产是中国的第三大用汞行业,每年的需求量大约是吨。
目前,国内的汞污染防治还处于摸索阶段。首先,基础研究薄弱,难以为汞的污染控制和减排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其次,汞监测与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汞的生产、使用、排放等还没有系统的、动态的统计数据,难以对汞污染现状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
中国汞污染防治体系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汞治理仍依赖于国内的具体举措和落实。当前,首先应该有明确可行的防治目标;其次要有具体科学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建立用汞行业的闭路循环,并力推无汞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保障措施及监督机制;最后要提高公众、政府和从业人员的意识,提高行动能力,全面减少汞的使用和排放。
近年来,国际社会为限制汞排放与使用做出了积极努力。中国正式批准《水俣公约》,将有助于翻开全球限汞的新篇章。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