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主要症状 > 走进康复科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走进康复科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导读: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怎么摆放?
偏瘫患者床上良肢位的摆放是一种从治疗角度出发的体位。偏瘫患者急性期大部分的患肢呈弛缓状态,此阶段不正确的体位姿态和不恰当的早期康复锻炼会导致一些消极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的错误体位造成关节挛缩,僵硬,同时也会加重患者患侧的偏瘫痉挛模式。
所以良肢位的摆放对抑制患者的偏瘫痉挛模式、预防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患肢主动运动等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复疗效的一项重要举措。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1.改善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
2.保护患者的关节和周围软组织,尤其是保护患侧肩关节,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3.防止偏瘫患者肩胛带后缩、骨盆后缩、髋关节外展外旋;
4.预防和缓解偏瘫患者突然增加的张力,增强抗痉挛体位;
5.有助于诱发患肢的主动运动。
仰卧位
患侧肩胛骨尽量向前伸,在肩胛骨下面垫一软垫;
肩关节向外展与躯干夹角约45度,;
肘关节、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上;
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
患侧臀部下面垫个软垫,髋关节稍向内旋;
膝关节稍弯曲,膝下可垫一小枕;
踝关节背曲,保持90度,足尖向上,
注意事项
①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因其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
②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③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
④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下垫一软枕,肩前屈90-度,肘和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心向下自然伸展。
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
注意事项
①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缘
②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③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④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益。
患侧卧位
斜侧卧约40-60度,背后用枕头塞稳,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否则因抓握反射的影响而引起手内肌的痉挛。
患侧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膝、髋关节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踝关节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
注意事项
①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②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床上半坐位
髋关节保持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
最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度,膝下垫一软枕。
图文来源:南方医附属三院康复科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吉林医院康复科致力于神经康复,骨科康复,治疗项目包括偏瘫,吞咽障碍,平衡障碍;脊髓损伤,肩膝关节损伤,骨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亦擅长针刺、耳针、芒针、火针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失眠,面瘫等疾病。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