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因素 > 康复课堂儿童全面发育落后的运动训练

康复课堂儿童全面发育落后的运动训练



儿童全面发育落后的运动训练(上)

“老师,我家孩子什么时候能站能走啊?”

“老师,这些动作在家要不要做啊?”

“老师,我家孩子能爬得起来吗?”

“老师,他什么时候能坐的稳啊?”

........

这是每一个从事PT的治疗师几乎每天都要回答家长们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PT老师们怎么做训练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很多人。

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又称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年参加苏州市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议中,专家教授正式将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改为:全面发育落后。儿童发育迟缓常于婴儿期出现,所以也常不被家长所重视。

全面发育落后的临床表现包括有:

体格发育落后;

运动发育落后;

语言发育落后;

智力发育落后;

心理发育落后。

运动康复评估

粗大运动能力尺度测定表(GMFM-88/66)

(根据GMFCS分级系统)

GMFM始创于年,经过多年修订,年上海医院康复科对GMFM88/66项进行精确研究,最终确定此量表能更好地评估0~3岁患儿在各种体位上的发育情况。GMFM是目前被公认的粗大运动测试量表。

康复训练

这里,重点给各位康复同仁介绍本人所在康复中心常用的针对此类患儿应用的运动训练:

Bobath技术

运动训练

辅助工具

机器

1头控运动训练

目的和意义:完成头部与颈部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完成与躯干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头控运动训练需要头部对抗重力

⑴仰卧位拉起头部抗重力训练

患儿起始姿势取仰卧位,治疗师坐或蹲与患儿对面,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成45度时停止2~5秒,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度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⑵坐位头抗重力训练

患儿取床上坐位,治疗师在支持患儿的同时修正患儿的肩部上举。同时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竖直方向调节。同样的手法再使患儿向前方倾倒。

2.翻身运动训练

目的和意义:只有翻身运动完成,躯干立直反射才能出现,膝关节的屈曲和支撑动作才能完成。同时也为坐位训练打好基础。

⑴仰卧位肩部控制翻身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臂上举过头,将两臂左右交叉,后侧方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

注意:在翻身过程中避免头部过度伸展、纠正肩部异常姿势后再进行。

⑵仰卧位骨盆控制翻身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握住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侧翻身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回旋至俯卧位。

注意:患儿上肢应大于90度。

⑶俯卧位肩部控制翻身

患儿取俯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上肢前臂,将两臂左右交叉,后方侧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

⑷俯卧位骨盆控制翻身

患儿取俯卧位。一侧上肢上举,另一侧上肢自然屈曲,治疗师握其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翻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回旋至仰卧位。

3.坐位运动训练

坐位是指臀部着床,从骨盆部开始向上的身体垂直于地面的姿势。

目的和意义:坐位为向立位发育过程中的中间姿势,患儿不能坐就不可能站起来。在2岁之前

能完成坐,则95%的患儿可以独立行走。

⑴扶腰坐:

患儿长坐位,治疗师双手控制骨盆或者髋关节,刺激腰部肌群,促通患儿躯干伸展。还需要在双肩加压,促通躯干抗重力伸展。(也可以在巴氏球上进行训练)

⑵直腰坐:

不控制患儿骨盆,先将患儿躯干保持伸展,然后手放开让患儿自己控制,观察躯干伸展的时间。

⑶扭身坐:

此动作方便患儿进行后期的姿势转换(脑瘫患儿考虑到髋关节内收内旋不适合此动作,适合于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患儿)

⑷坐位平衡板训练(侧方平衡、前后方平衡)

当患儿可以静态姿势独坐,可以在平衡板上训练动态坐位平衡。患儿取长坐位坐与平衡板上,身体与平衡板呈垂直方向。治疗师缓慢晃动平衡板,诱导身体重心向侧方或前后方移动并自动回旋身体保持平衡状态。

4爬行运动训练

爬行是指两手、两膝着床,两肩与骨盆抬起,保持躯干的空间水平位的四爬姿势,即在四点支撑状态下,至少有一个肢体离开支撑面,四肢交替运动驱动身体向前移动。

目的和意义:爬行在婴幼儿动作发育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促进全身动作的协调发展,为直立行走打下基础,而且可以较早地面对世界,增加空间的搜寻,主动接受和认识事物,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育。

⑴腹爬:

指腹部着床,四肢向前运动。患儿俯卧位,治疗师使一侧下肢屈曲,一手控制对侧骨盆,诱发患儿屈曲侧下肢做出蹬腿动作,完成一侧腹爬。

⑵手支撑—四点撑

患儿取手支撑或取手膝支撑跪位,治疗师双手置于其肘部,缓慢垂直加压增加其双上肢负重力;并使患儿重心向左右方向轻轻移动或向前后侧方用力使其重心前后及左右转移,以提高其肩关节的负重与控制力。

手支撑

减重四点撑

⑶四爬

患儿取手膝支撑跪位,治疗师双手置于其髋部(也可控制肩部),缓慢于垂直位加压以提高其髋关节负重能力,同时可向前后方、侧方用力使其重心前后左右转移。以提高髋关节负重能力及四爬位平衡反应能力。

儿童全面发育落后的运动训练(下)

5.膝立位训练

目的和意义:增加髋关节的负重能力和自控能力。是站立位的前期重要阶段。很多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现半脱位的都与早期膝立位负重训练缺少有关。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

⑴双膝跪立位训练

训练中患儿正确的双膝跪位应该是:双膝关节屈曲90度跪地,双髋关节充分伸展(即挺直腰部)

⑵单膝跪立位训练

单膝立位指在一条腿跪地的同时抬起另一条腿并使其足底着地.治疗师需要控制患者骨盆。

⑶跪位平衡训练

患儿跪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左右缓慢晃动平衡板诱发患儿跪位平衡反应的出现。

⑷跪走训练

先辅助后主动,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助行器)治疗师需要在后方观察患儿下肢是否交替向前。

6.站立姿势训练

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是两腿立直,脚底踩平,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双髋处于同一平面。

正确的动态站立姿势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随意进行适当的活动而仍能保持平衡。患儿只能完成静态、动态平衡,才能正常地行走。

目的和意义:为正确的行走打好基础。

⑴扶站

注意:出现扁平外翻足,一定要穿矫形鞋。

治疗师要在一旁观察站立时间和是否有姿势异常。

出现扁平外翻,负重会加重外翻,一定要穿矫形鞋!

⑵靠站(也可以靠软墙上)

⑶独站

正确的站立,矫形鞋抑制足外翻。

注意:可以在指令下进行独站训练

7.步行运动训练

正常婴幼儿1岁左右开始独立行走。

目的和意义:直立行走是人类抗重力伸展姿势达到的最高阶段。能否立位行走、步态是否正常也是大多患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⑴步行前的准备

此动作可以诱发患儿一侧下肢向前迈步,另外弓步可以提高一侧下肢膝关节的控制力。这是大多数脑瘫和发育落后患儿步行前需要的准备动作。

⑵辅助行走(刚开始步行要穿矫形鞋垫)

⑶独走(性格胆小患儿可以让他走向妈妈或者其它目标物)

⑷上下楼梯

(在患儿能独走时,上下楼梯对患儿下肢力量、耐力和髋膝踝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⑸跨障碍物

注意:治疗师需要在一旁,防止摔伤。

⑹悬吊训练

躯干骨盆核心肌力训练(在患儿步行初期,可以增加悬吊训练,使躯干控制力更强)

头部上抬,肩和髋保持一条水平线,主要训练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回旋肌。

8.体位转换的运动训练

⑴仰卧位到坐位

注意:要有躯干回旋

⑵坐位到四点位(先呈侧坐位再躯干回旋转到四点位)

⑶四点位到立位

辅助工具:滚筒、T背椅

1大小不同的滚筒是针对不同身高的患儿和站起不能能力的患儿,患儿四点位,双手置于滚筒上,身体重心向前倾,治疗师需要在一旁防止摔倒。然后患儿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下肢支撑缓缓站起。

2T背椅是患儿双手抓住扶手呈双膝跪位,一侧下肢屈曲呈单膝跪位,在依靠手和屈曲侧下肢的支撑缓缓站起。

9.步态纠正训练

目的和意义:很多发育落后患儿由于肌肉张力异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步态。这些异常步态如果不加以纠正,会导致步态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患儿行走,甚至站立都会出现问题。

⑴纠正外翻步行板行走训练(也有少数出现内翻)

⑵抑制足外翻(矫形鞋、矫形鞋垫)

矫形鞋垫

⑶减重步态训练器

治疗师必要时可控制骨盆或双膝,调整患儿行走的姿势。(悬吊也可以)

⑷纠正外八字训练

外八字:

由于患儿刚开始步行时稳定性差,为了稳定步行不摔倒,扩大步宽,增加基地面积,下肢出现过度外展外旋,呈现外八字步态。

其它常见问题

1足外翻

这个动作不只是纠正足外翻,也是单下肢负重时需要的控制点。

2膝过伸

(原因是股四头肌力量弱和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差)

股四头肌训练椅

弓步训练

辅助疗法

1ICB矫形鞋垫

2矫形鞋(AFO矫形鞋和普通矫形鞋)

3绳带疗法

?促进核心稳定和骨盆抗重力伸展

?足正中位矫正

治疗师谨记

数字和指令(1、2、3、4、5....好棒!)

停顿再来一次

情绪和诱导(妈妈抱、喂饼干)

转移注意力(玩具或者动画片)

总结一句话:会给孩子做训练

国际康复论坛ID:rehabcanton

本稿由国际康复论坛采编自国际康复医学资讯,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欢迎您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s/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