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患病影响 > 父亲睡觉被2岁孩子吵醒,直接把孩子打进医

父亲睡觉被2岁孩子吵醒,直接把孩子打进医



思享

父亲睡觉被2岁孩子吵醒,医院,这是什么教育方式?

有些习惯把自己的“暴脾气”带到家里的父母,往往会因为孩子的一时错误而“下重手”,对孩子造成身心和情感上的严重伤害。

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违法行为。

小孩子在一两岁左右的时候喜欢哭闹,是为了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烦躁。

本来没有什么,作为父母,适当地将孩子抱在怀里,进行安抚和劝慰,当孩子得知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人关切,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心平气和起来。

可是四川自贡的一位“无良父亲”,却因为2岁孩子的吵闹,将其一巴掌打倒在地,还连续掌掴不止,医院,使得众多网友气愤不已。

事情发生在6月初,当时这个父亲躺在沙发上睡觉,本来外婆要把孩子带出去玩,可是孩子因为天热人乏不愿意出门,结果就号啕大哭起来。

睡得真香的父亲突然间被吵醒,顿时“起床气”上头,从沙发上跳下来给了2岁孩子一巴掌,在孩子应声倒地的同时,依然接连多次掌掴孩子。

年老体衰的外婆,拼命抢夺才把孩子从父亲的手下救出,然后和女儿一起,把鼻青脸医院送。

可想而知,这个2岁孩子身心受创,不但面部青肿,还造成多处软组织挫伤,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虽然在事情发生的同时,母亲就已经报了警,当地妇联也已经迅速介入,出勤的警官还把孩子父亲带到派出所,写下了“以后不再殴打孩子”的保证书。

但是恕我直言: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不管执法人员在这个“家暴父亲”面前如何呵斥教化,回到家里关上房门,曾经打过孩子的父亲,依然有可能会由着性子对孩子打骂责罚。

正因为如此,孩子母亲已经决定离婚,要把孩子好好地呵护在自己的臂弯下。

其实有很多家长,都和这位对2岁孩子进行“家暴”的父亲一样:

自始至终,都没有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有需求有思维的个体。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2岁孩子,这位父亲大概以为,“这么小一个孩子,没有思想没有意识,吵到我休息,自然是难以饶恕。”

但实际上,每个孩子在1至3岁期间接受的教育和引导,会影响到他近乎一生的思维习惯和想法观念。

比如2岁的孩子正是好吃贪玩的时候,如果喜欢的玩具美食总是享用不到,只要一开口就会受到霸道父母的呵斥打骂,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在成年以后,在与同学、同事和客户的交往过程中,遇到事情都不敢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意图。

简单来说,就是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只要提出来就一定会被拒绝。

那么这种孩子的前途事业,明显都会受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

还有些2岁的孩子,在幼年时受到的唯一教育就是“宠溺娇惯”。

不管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父母和老人都会忙不迭地搬到孩子面前来。结果就给孩子形成了一种人际关系中的固有意识,那就是:

我的需求和意愿,是最重要的,周围的所有人都应该忙于帮助和解决我的问题。

而一旦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以后,你会发现他的脑海思维里全都是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根本就听不进去一点父母、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这样的孩子活得多自私啊,可是他自私自利,只顾及自己的需求,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行为习惯,归根到底,还是源自幼年和童年时接受的不当教育。

再回到这个教育悲剧上,其实道理很简单。

这就是一个2岁的孩子,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说话、自己吃饭,那么除了玩耍哭闹以外,他还能有什么生活能力?

况且,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没有哪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可以不犯错。

就算是成年人,在家庭和事业中,也是常常犯错、时时犯错,这位躺在家里睡觉却无暇看顾孩子的“暴躁父亲”,又有何面目对一个2岁孩子狠下重手呢?

总之,不管何种理由,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都应该以引导和教化为主,特别是对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我们更是应该本着“父母动口不动手”的原则,用情感和心灵来给养孩子,避免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惩戒,终其一生在情绪感受上都缺乏安全感,伴随着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再说了,就算是教训孩子,也医院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hbyx/15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