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疾病认识 > 文化建设这盘棋,中小学该怎么下中国青年
文化建设这盘棋,中小学该怎么下中国青年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足球世界杯”颁奖仪式上,冠军球队从校长王红(左一)手中接过奖杯。(资料图片)“强化学校文化引领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今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被视为“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行动指南”的文件,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基本解决“有学上”问题的当下,“上好学”成为老百姓的普遍需求和我国基础教育的迈进方向,“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成为中小学办学的关键词。“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催化作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强调,“一所学校优良的传统、文化与校风学风,还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在短时间内简单地堆砌出来。”文化建设这盘棋,中小学究竟该怎么下?从年起,北京市朝阳区开始了系统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经历了从“硬件”文化建设转向“软件”文化建设的过程。近日,记者走访了朝阳区多所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深入观察。文化建设如何避免硬件堆砌?——“评价标准是孩子们喜不喜欢”雕塑、模型、奖状墙……提及文化建设,总有学校热衷于对外展示高大上的硬件。学校文化一定要通过高大上的硬件来呈现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但在现实中,漂亮、崭新的学校没有文化味儿,一些学校甚至将文化建设外包给设计公司,导致文化呈现失去校园底色,千校一面、千篇一律,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硬件,但也不能靠硬件堆砌。如何避免硬件堆砌,打造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的回答是,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并且坚持原创。贸大附小教室外的走廊上,展示着一个用透明塑料盒保护着的鸟窝,这是级学生孙泽彬在大兴安岭老家捡到的。“一场风雨之后,它出现在了树下,家没了,小鸟怎么办?”孙泽彬曾把鸟窝放在低矮的树杈中间,希望小鸟回来能找到家,可大人们告诉他,在小鸟眼里,这个家已经不再安全。捧着鸟窝一路回北京,孙泽彬也把鸟窝的故事带到了学校。看到孩子们都对这个鸟窝感兴趣,老师在征得孙泽彬同意后,把鸟窝展示在走廊上,让保护自然的故事在校园里延续。“一所学校的办学不是用钱来衡量,而是用精神来衡量。我们相信没有大的经费也能干出有品质的事。”贸大附小校长王红说,作为大学的附属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始终与大学对标,强调“国际”元素。行走在贸大附小的校园里,到处都能见到充满童趣的事物:操场边的下水井盖绘制了中英双语版垃圾分类宣传画;教学楼的开水间配合“一带一路”主题,装饰着彩纸做的仙人掌;教室门口的墙壁上,牛皮纸卷轴做成的问答区,孩子们把千奇百怪的问题写在便利贴上,等待其他同学来回答……“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身影。”在王红看来,学校文化建设服务的核心是学生,评价校园文化的标准也应该是孩子们喜不喜欢。她随手指向教学楼走廊里低矮的书架,“我们把书吧摆在这儿,不是让领导来看,是考虑孩子们看着方便不方便”。因为这种把学生放在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年,贸大附小环境文化建设被朝阳区教委评为“文化建设金牌项目”。“参加教委的评比,要撰写报告、现场答辩,促使我带着团队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深度思考和梳理,专家的指导也有助于我们工作的完善。”王红说。据朝阳区委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介绍,朝阳区依托学校文化节开展“十佳文化节活动”和“文化建设品牌项目”评选,截至目前已评选出40个“十佳文化节活动”、40个“文化建设金牌项目”和40个“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十三五”期间评选出个“文化建设品牌项目”的目标。“这些具有朝阳自身鲜明特色和优势的项目,已经成为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名片,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好的方向发展。”文化建设如何激发教师内生动力?——“管理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关键是要让文化作用在人的身上。如何让文化建设作用于教师队伍?5年探索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走出了一条通过改变管理文化,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的道路。“全朝阳区80多所初中,按照不同的指标,今年中考我们能排10、11名。但三年前,这批孩子刚进来的时候,我们是排在50多名的。”说起近年来学校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刘明成难掩自豪。这所学校诞生于朝阳区学区化整合中。年,当时同属一个片区的五路居一中,安贞里一小、二小和安华里一小被整合,组成一校四址的朝阳实验学校。但仅仅是形式上的整合,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过去四所学校各有各的文化,想把它们融合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刘明成回忆,年,自己和学校团队一道开始学校文化的梳理工作,剔除四所学校文化中不适应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部分,保留并整合有益的部分,提出了“润泽教育”文化建设体系,寓意好的教育就像当春好雨,能“润泽”学生、教师于无声。在朝阳实验学校的设计中,“润泽教育”体系涵盖了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校治理等诸多方面。而在刘明成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治理方式的改革和管理文化的构建。刘明成回忆,学区化整合前,四所学校虽然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但整体办学水平和区内优质学校相差较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缺乏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例如,凡是涉及教师评价,中学部几乎都采取投票方式,挫伤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每年毕业班教师需要重新接手工作,个别教师想去某个年级任教却故意说不去,等校长做动员时再“卖人情”,将来“有好事”再找校长办。为了扭转局面,朝阳实验学校从管理文化的变革入手,重新修订涉及岗位职责、日常运行、教师评价的各种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将权力下放到年级,在校长和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和教师之间实行双向聘任制。明晰的管理机制、科学的评价办法促成了教师队伍文化氛围的转变,激发了教师的内生动力。“普通校要抓学校发展,一定要以管理机制重建、组织架构重塑为突破口。”采访中,刘明成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几年实践下来的思考。在他看来,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搞内涵发展,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少数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学校。而对于普通校来说,“管理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只有建立起按规则办事的管理文化,调动起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才能有人跟、建得起、改得动。文化建设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教育文化引领课堂变革学校文化建设花团锦簇,却总是徘徊在课堂之外,这也是一些学校面临的问题。学校文化建设如何融入课堂,有效促进学生成长?回望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历程,能够清晰地看到建设重点从“硬件”向“软件”逐渐地转变。“十二五”时期,朝阳区积极参加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选活动,59所学校获评“市级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35所学校获评“朝阳区学校文化窗口校”。“十三五”期间,在继续巩固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依托学校文化节、“文化建设品牌项目”评选等活动,朝阳区进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