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推荐医院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笔者于年以来,采用针刀松解加手法治疗肩周炎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例均为我院门诊针灸科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岁,病程2周~19年;对照组52例,男性17例,女性35例;年龄在3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岁,病程3周~18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后伸、前屈侧上举受限明显。

2诊断标准

2.1病症:患者有受凉或外伤病史,肩部疼痛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受风寒湿时疼痛加剧,肩部怕冷,于夜间睡眠时露肩当风更易发作。

2.2体征: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有多个压痛点,病程较长者可触及条索或硬结。

2.3X线检查:肩关节X光线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少数患者有钙化阴影。

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在肩关节周围针刺治疗。

3.1针刀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治疗点选取肩峰下方、结节间沟、喙突、肩胛骨肌附着点、冈上肌、冈下肌软组织病变或压痛点,每次治疗3~5点为宜。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术后创可贴覆盖创面。治疗点选取相当于中府、肩髃、肩髎、天宗、賿俞、巨骨等穴位处或其附近处。针刀手法:施术部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小针刀在治疗点处进针,左手拇指为押指,固定治疗点,针刃治疗点的肌纤维长轴一致;右手持针,加压垂直刺入皮肤,逐层达到病变软组织,待有强烈酸胀感时行纵向疏通或横向剥离,针下遇到条索或硬结可切1至2刀,运针结束后出针。

3.2手法治疗:

每次针刀治疗后,在针刀治疗点或软组织病变处做揉拨手法3~5分钟,继之旋转肩关节。

3.3针刺治疗:

应用肩周炎常规针刺治疗手法治疗。

4、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功能接近正常。好转:症状部分消失,功能有所恢复,工作和生活仍有一定困难。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64.7)17(25.0)7(10.3)0(0)34(89.7)68()

对照组(21.1)12(23.0)22(42.3)7(13.4)23(44.2)45(86.5)

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xx北s)处理(PO.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6讨论

  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为“凝肩证”或“漏肩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肩部肌腱、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引起肩部疼痛,限制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尤以夜间疼痛难眠,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明显受限,并伴有肩部疼痛。本病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肩周炎是人体内部因素(即经络、筋经)与外部因素(即风、寒、湿邪)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体质虚弱,经络气血输布不畅,从而筋经失其濡养,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肩部筋经和经脉。寒主收阴引,湿邪重浊黏腻,致经脉凝滞,筋肉拘急,筋经挛结,关节不利,举臂艰难,不通则痛。

  我们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确切,是根据临床解剖、病理生理、发病机理而制定的治疗方法。针刀准确达到病变部位,在病灶处进行直接松解、疏通剥离、切割、铲刮等,通过松解剥离软组织的粘连、李缩。铲磨削平病变组织,可减轻病变组织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和剌激,增加肌肉细胞的活力。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肩关节内外力平衡,达到通则不痛,松则不痛的目的。

  针刀治疗结束后,在病变部位施以弹拨手法和肩关节旋转运动等手法,可以进一步疏通经络、剥离粘连、调和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疗效。总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特点:①创伤小,为闭合手术。②能很好的松解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痊孪,从而调整肩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③小针刀具有针刺治疗作用的特点,以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代谢致痛物质能加速排泄,故而可减轻或缓解疼痛?我们运用本疗法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痛苦小,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值得向基层进一步推广?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tjyy/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