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连载桡骨下端骨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连载桡骨下端骨
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远端由松质骨构成,关节面呈尺偏20-30°、掌倾10-15°,横断面似方形,距腕关节面2-3厘米为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是力学上的薄弱点,易发生骨折,以老年人多见。
跌倒时,前臂及肘部伸直,腕部背伸或屈曲,手掌或手背触地,由于体重向下的力量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桡骨远端,导致桡骨下端骨折。偶见于直接暴力如汽车摇把直接打击桡骨远端造成骨折。根据受伤时的体位以及骨折后的移位情况,可将桡骨下端骨折分为伸直型(柯雷氏骨折)和屈曲型(史密斯氏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有外伤史,腕部局部的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障碍,压痛,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掌桡侧移位时可见“枪上刺刀”样畸形。移位者可见桡骨短缩、嵌插或压缩。无移位及不全骨折时,肿胀不明显,仅觉局部微痛或压痛,手指和腕关节运动不灵活。X线腕关节正侧位摄片有助于诊断与分型。
治疗
1.正骨手法
(1)柯雷氏骨折无移位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二至三周即可。有移位的横断、粉碎或嵌插骨折,病人取肩外展90°、屈肘90°及前臂中立位或旋前位,一助手握肘部,术者两手紧握其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他四指扣紧腕掌大小鱼际肌,进行持续牵引二至三分钟,待重叠移位纠正后,术者用暴发力掌屈腕关节,同时用端提手法使腕关节尺偏,以纠正侧方移位。
(2)史密斯氏骨折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伤肢肘部,另一助手两手分别握拇指与四指,牵引三至五分钟,待断端牵开后,术者一手握前臂下端三分之一向桡侧推挤,另手握腕部向尺侧推挤,然后两手四指重迭置于骨折近段背侧向掌侧端提,两手拇指并列于掌侧抵住骨折远段用力向背侧推顶。
2.外固定方法柯雷氏骨折在维持牵引下,将压垫置于骨折远端的桡背侧,腕关节在中立位用四块夹板固定,限制手腕桡偏、背伸,保持骨折的对位。史密斯氏骨折复位后,徐徐将腕关节背伸,在维持牵引下,于桡骨远端掌、被侧各置小压垫一个,掌侧置于骨折远端,背侧置于骨折近端,用四块夹板固定,时间为四至六周。
3.运动疗法
(1)柯雷氏骨折复位当天开始做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第2-3天后做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对指、对掌主动练习,逐日增加动作幅度及用力程度。第二周起做手握拳屈腕肌静力性收缩练习,第三周增加屈指、对指、对掌的抗阻练习。恢复期开始腕屈伸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3-4天后增加前臂旋转主动练习,腕背部抗阻练习和腕关节屈曲牵引。之后3-4天增加前臂旋转抗阻练习和腕背伸牵引,再3-4天增加前臂旋前牵引,最后增加前臂旋后牵引。
(2)史密斯氏骨折复位后当日或次日作肩部摆动运动,第2-3天开始做患肢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未固定部分的主动练习,逐日增加运动幅度和用力程度。第二周起增加伸指位的伸腕肌静力性收缩练习,第三周增加手指抗阻练习。恢复期开始做腕屈伸主动练习,腕背伸抗阻练习,3-4天后增加前臂旋转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腕背伸牵引,再3-4天后增加前臂旋转抗阻练习,腕屈曲牵引,之后3-4天开始前臂旋后牵引,最后增加前臂旋前牵引。
4.药物治疗
(1)三七伤药片,每次三片,每日三次口服;跌打丸,每次一丸,每日三次口服;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盖天力),每次三片,每日三次口服。
(2)乌鸡接骨膏涂在15×20厘米的棉布上,以痛点为中心外敷,每半月1次更换。去固定后,祛风止痛洗剂加水与食醋各ml,煮沸冷却到病人能耐受时熏洗,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每剂中药可用二天,六天为一疗程。
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