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艾灸如何调理类风湿
艾灸如何调理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侵犯小关节和脊柱。主要症状以游走性的关节疼痛为主,开始为小关节,指腕和足最为常见,以后可累及脊柱和大关节。病变关节常出现发红、发热、梭形肿胀、疼痛,后期可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西方医学认为本病与免疫系统相关。
西医的类风湿、骨性关节炎等病,中医则称为骨痛。是指以肢体麻木无力、骨骼疼痛、大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且年龄在30-45居多。
从症状表现来看,当属于中医学之“痹病”、“骨痹”等范畴。痹证是一种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入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以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或红肿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痹的病名,首见于《内经》。针灸治疗痹证,在《素问,痹论》中即已明确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也”。之后,《针灸甲乙经》载有各种性质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针治之法。后世医著.诸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及《针灸大成》等,皆有这方面的丰富资料。
辨证施治
一,风寒湿型;关节肿痛,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关节屈伸不利或局部发凉,四肢关节沉重,局部肌肤麻木,全身畏寒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紧或沉缓。二;风湿热型;起病较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局部灼热发红,手不可近,活动受限,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偏红,苔白干或黄糙,脉滑数或濡数。三,气血两虚型,关节疼痛,肿胀变形,行握俱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身疲困倦,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弦紧。四,脾肾阳虚型关节肿痛,长期反复难愈,病变骨节僵硬,活动受限,屈伸不利,疼痛悠悠,同时见面色淡白,肌肉瘦削,身倦乏力,纳食减少,畏寒,腰腿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频;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弱。五,肝肾阳虚型关节疼痛难愈或拘挛不利,局部常有轻度灼热红肿,疼痛多以夜间为明显,同时伴有形体赢瘦,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六,痰淤交阻型痹症历时较长,关节强直,关节周围呈暗黑,疼痛剧烈,筋腱僵硬,肌肉萎缩,或见关节畸形,或出现皮下结节,全身情况较差,舌紫暗,有瘀斑,脉濡涩。我知道,中医的这种辩证,往往让很多人头大,甚至是专业人士。
不管什么寒、热、风、湿类型引起的类风湿,最终都是关节部位的肌肉、软组织失去了气血的荣养,新的营养到不了,废弃的垃圾丢不掉!这才是根本。原因就是不知不觉的生活习惯,导致经络运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
那么,怎么办才好?激素、西药、输液打针这些都解决不了问题。这话不是我说的,是90%以上患者共同的体会;中医若有缘遇良医,半年、一年、两年,也许会有解;那遇不到怎么办?就要靠你自己!拿出艾艾贴,坚持不懈,必然会有收获。
取穴:阿是穴,大椎,大杼,曲池,气海,关元,中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
大椎至腰俞段,包括命门,腰阳关
阿是穴,即痛点,哪里痛灸哪里
手上小关节导致局部红肿变形取穴:阳池,内关,大陵,外关,八邪,五虎穴,外劳宫。
风寒湿型加大椎穴
风湿热型加阴陵泉穴。
气血两虚型,加脾俞穴,胃俞穴
脾肾阳虚型加脾俞穴,肾俞穴
肝肾阴虚型加太溪穴
痰瘀交阻型加隔俞穴,丰隆穴
血沉快:隔俞,阳陵泉
急性期: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
肩关节痛:肩髃,肩髎
肘关节痛:曲池,手三里,少海
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
髋关节痛:环跳,风市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前几次会有稍重的痛感,后来会有酸胀麻的灸感,接下来感到局部温暖以及前所未有的舒适。排病反应中,可能会出现有寒邪从脚趾及脚心冒出的感觉。
灸法:每天选取3-4穴,循环艾灸。艾灸前后喝温热开水,灸后不吃喝凉水,灸后停2小时后再碰水。
产品特点
一般市面上流通的传统艾条艾绒成份
为5:1或10:1,
而艾艾贴使用的陈年黄金艾绒为30:1,
即用30公斤艾叶提纯出1公斤黄金艾绒,
具有燃烧速度快,热力温和稳定,
烟量少等特点,
所以艾艾贴对比其他艾灸产品,
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利。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
传播古典艾灸智慧,
欢迎咨询代理,--
有关找穴位方式,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白颠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