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春捂秋冻关节痛病人不适宜
春捂秋冻关节痛病人不适宜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但对于患有关节疾病疼痛的人群可能就不适宜了。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在这突然的气温变化之中就更加不适合“秋冻”。例如骨性膝关节炎,它是中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秋冬季节更加容易发病。
骨性关节是以关节软骨退变为核心,骨质增生(骨刺)形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关节病。据相关调查显示其在我国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为32.7%。特别是在老年化日益严峻的今日,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不可不重视。 骨性关节炎易在秋冬季节好发的普遍原因在于气温的骤降,同时风寒的侵袭,引起局部组织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新陈代谢降低、关节的应力和张力失衡,进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会出现功能障碍。这些都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诸多不便。
主要的注意事项
注意防寒保暖,居住的房屋通风、朝阳,被褥要干燥、轻暖,切勿在风口处睡卧。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热敷或者佩戴保暖护膝。
减少反复蹲起、爬楼梯、走远路、提重物、爬山等运动,避免在早晨、晚上及阴雨天等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锻炼,尽量在晴天时候出去锻炼。阴雨天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和肌肉锻炼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比如平躺在床上练习抬腿,坚持10-15秒再放下,两腿交替进行,以此加强股四头肌力量。平时也可以肩、手关节等部位进行锻炼,如爬墙运动、甩手运动等。
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不良的姿势,无论睡眠、走路,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姿势。如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当关节疼痛加重或者延长时,此时应当尽早去疼痛科就医,查明病因,确诊是否是骨性关节炎。如果关节疼痛轻者,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外贴药物;重者,可行关节腔注射润滑营养液。
春捂秋冻是否科学?
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过早地穿上棉衣,会让身体得不到锻炼,防寒能力降低。当冬天真正到来时,往往容易感冒着凉,所以,这句老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秋冻应该冻到哪一天?
科学秋冻首先要看天时,一般来说,仲秋(农历八月)之时,气温下降,但又不是很凉,这是秋冻最好的时机。但到了晚秋,气温迅速下降,早晚温差大,这时秋冻则有害无益了。
哪些部位不宜冻?
并不是每个部位都适合秋冻的,像腹部、膝关节、双肩这样宜引起潜在疾病的部位,最好还是捂一捂。另外,俗话说:脚冷,则全身冷,这个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还需要您多加呵护啦!
哪些人不适合秋冻?
降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再加上干燥缺水,脑血管病患容易发作;而秋冬还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季节,此类病人也应注意好保暖,勿让腹部受凉。此外还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痛病人、冠心病、糖尿病,需要注意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