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病例讲解椎管内神经鞘瘤
病例讲解椎管内神经鞘瘤
患者,男,55岁
主诉:左侧上下肢麻木伴左肩部疼痛7年,右下肢麻木3年
入院行磁共振检查
T2WI
压脂像
T1WI
轴位
增强
增强
增强
影像检查结果
MR平扫加增强示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4-胸1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脊膜内见条状长及稍短T1、短及稍长T2信号,压脂像呈高及低信号,病变与脊髓分界不清,大小约6.6cmx1.2cmx1.5cm,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
手术记录
患者入手术室,全麻奏效后,右侧卧位,取颈部后正中直切口,上至颈椎3棘突以上2厘米,下至颈7水平以下2厘米。沿正常的硬脊膜继续向下方分离硬脊膜与其表面的骨质、肌肉的粘连,充分暴露硬脊膜,局部呈黄白色。纵行剪开硬膜并间断悬吊,探查肿瘤生长于椎骨内硬膜内髓外,肿瘤质地较韧,与周围脊髓连接较为疏松,小心分离肿瘤与脊髓,完整切除肿瘤,电烧离断血管。共切除肿瘤大小约6.4cmx1.8cmx0.8cm。切除肿瘤后可见到脊髓浸在无色透明的脑脊液中,并可见到脊髓表面被肿瘤推挤、压迫、粘连而形成的凹陷性压迹,脊髓搏动良好。以双极电凝妥善止血。查无活动性出血,喷洒止血材料,外敷以明胶海绵,清点棉片无误后,严密缝合硬脊膜。逐层严密缝合肌肉、皮下及皮肤。
病理结果:神经鞘瘤
讨论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好发于颈段及胸段椎管,腰椎管内相对少见。腰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同腰间盘突出症混淆,延误治疗,临床常见的有下肢酸胀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步态改变等。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一般为单发,肿瘤生长缓慢,常位于脊髓背外侧,易穿过硬膜囊神经根鞘向硬膜外生长,呈现哑铃状外观,易发生囊变和坏死,钙化少见。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有时可见低密度囊变与坏死区,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CTM可显示肿块造成的充盈缺损区,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和变形,肿块上下方蛛网膜下腔扩大而肿瘤区变窄或消失;骨窗可见椎管及椎间孔扩大,邻近骨质破坏。
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信号欠均匀,伴囊变坏死者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
鉴别诊断
1、脊膜瘤:脊膜瘤亦为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与神经鞘瘤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常呈宽基底与硬脊膜相连,增强扫描可见“脊膜伪征”,为其特征性MRI表现。
2、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MRI表现与神经鞘瘤有许多相似之处,有的学者将之合称为神经鞘膜瘤¨,与神经鞘瘤鉴别困难,但神经纤维瘤内含有纤维组织,病灶中心可呈低信号,特别是T2WI较明显。
3、转移瘤:椎管内转移瘤多发生于髓外硬膜外,常合并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体轮廓不清,椎问盘一般不受侵犯等特征,加之结合病史一般不难鉴别。
小编是靠点赞和分享吃饭哒~欢迎投稿:
qq.太原白癜风医院白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