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石凤鸣丨中医不以老论本事
石凤鸣丨中医不以老论本事
第十九期
◆◇
石凤鸣毕业于华北医学院,熟悉十四经穴、灵龟八法及董氏奇穴。临床中,擅长针灸并用;针药并用;药灸并用。擅长治疗:心率不齐、烧心、多汗失眠、头痛头晕;胆结石、胆囊炎、心烦易怒、恐惧多梦;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肾结石、消渴、水肿、耳鸣;脊柱不正、肩背冷痛、关节疼痛、风湿痹痛及常见妇科病。
采访笔记
“读书十年无可治之病,治病十年无可读之书”,往来医家常会遇到“书中无病,病中无书”的困扰,可见医道之难。事实上身为一个中医最大的老师除了自己,就是病人,在病人身上学习。有多少人死于书下而不自知,有多少人肯思考,愿意琢磨书中的“无字处”?
石凤鸣大夫在中医之中算是年轻,但是笔者从来不把年龄当成衡量医术医德的标准,肯钻研有悟性才是重点,年轻的中医学者真正苦心惨淡,忠于临床之人不在多数,在交谈之中可以看出石大夫心中藏了不少见解,说话不绝连绵,是个真正肯思考的医生。
除此之外,石大夫本人实在是个有趣之人,言语风趣,话中带笑,与之交流倍感放松,十分近人。
采访现场·对话石凤鸣采访现场
1
逗趣学医路
五味子:您是怎么开始学医的?
石凤鸣:我学医是半路出家,十七岁之前什么都不学,也什么都想学。一次在集市上看见一本《黄帝内经》,我问我爸说这是什么书,我爸说是古医书,我说买一本看看吧,我爸说你看也看不懂,然后就没买。过了几年碰巧又发现《黄帝内经》,就买了一本,一天看一篇。我发现那本书上有缺的,又找到一本厚的《黄帝内经》,又买来重新看一遍,才知道第一本是盗版,都是错字。我对着两本书来回改,最后改好,书也“散架”了。那时候感觉身边好像没有中医了,我就想还是学医去吧。我爸那时候把脉挺好,但我那时候背脉决,再摸脉都是稀里糊涂的。
五味子: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没有中医药是不行的?
石凤鸣:其实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名医故事不是空穴来风,我坚信中医有着起死回生的本事。年别人介绍我到卫生院工作,当时有个老医生咳嗽两月,吃西药不好使,我说给你开副中药试试,他说还是用青霉素吧,中药又慢又麻烦。他用青霉素给自己输液,弄两天好了,说石医生怎么样,还是西药管事吧?结果没两天又咳嗽,又吃红霉素类,开始不咳后来又咳上,就找我说,还是给我开点中药吧。那时候是冬天,我给他开了小青龙汤加杏仁和附子,三副。老爷子不相信中医,他说三副药管事吗?我说管事。第二天他说,小石这个方子怎么这么好,喝了之后没二十分钟就不咳嗽了。
木槿: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倪海厦老师的?
石凤鸣:我从卫生院辞职后,每天在家看《伤寒论》,学得也比较糊涂。后来网上认识一个学医网友,她说学医好累,想一下子变成像李可、倪海厦那样的大名医。她说倪海厦老师特别厉害,给我推荐“汉唐中医网”,我进去看到第一篇就是故事篇的医案,心想这才是中医,然后就千方百计搜集他的资料。
年倪师的《人纪》开始往大陆发行,当时我借别人的电脑看,回家再拿本子记下来。不好记的是天干地支,不过我记了一遍回家抄了一遍就记住了,就是觉得他的针灸太厉害了,一定要学。
那时候天天学《人纪》,村里有个老太太摔了一跤不能动,卧床已有四个月,老爷子知道我会扎针就问我能不能扎。老太太之前得了中风,又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我问她哪里疼,她说浑身疼,我给她扎了四关;过了五分钟我让她动动看哪里还疼,她说身子好像轻了一点,但后面骨头疼,我给她交替地扎后溪和申脉,过一会儿她说后面不疼前面疼,我从她膻中往下按她说都痛,我就扎照海列缺,扎完之后她说肋骨疼,又扎的外关。
五味子:那个时候您很少练习,下针下的准吗?
石凤鸣:倪师说的很清楚啊,穴位在骨头旁边、筋的旁边,知道这个就可以了。我当时所有注意力都在针上,一次针下去她的脉就通了,她自己也感觉不痛了,施完所有针,拔针后老太太就能坐起来,说你这个针太厉害了。我也备受鼓舞,我想倪师传下来的经验真的有可用之处,于是第二天再去给她扎,可一进门发现床上没人,医院去了吧。还没等我出去,老太太脸上笑得跟花一样在窗户下面叫我,她在那吃饭。我问怎么坐下来吃饭了,她说好了不疼了,能下来吃饭了。经过治疗,其半身不遂也能够自理。
2
中医
要知道病是怎么好的
石大夫在为病人看诊
木槿: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艾灸?
石凤鸣:后来我到了北京,XX堂让我练艾灸,跟老板一谈,知道又是套钱的。但我觉得光为了钱不知道病怎么好,太糊涂了。再后来我自己研究艾灸,就跟他们的不一样了。自己有自己的灸法,我不会找灸不灸都可以的那种,而是选择适合灸的人,做完一定有改善或者是痊愈的。
木槿:什么情况下不能用灸?
石凤鸣:火症不能用灸法,但有些红肿热痛还真能用灸,比如说有的人痛风,如果说这个人很瘦弱,大便很稀,脸黄也不适合用灸。
五味子:您怎么看待药的作用?
石凤鸣:比如说我给你看脉,天气、季节、你的气色、体型、都要归纳综合起来。中药的机理跟气血的机理是一样的,好多人研究中药都是从药性上去论述,但是《伤寒论》先判断是什么病再开方子,什么时候要加这个方子什么时候减这个方子,这样去推断药是做什么的。它跟经络不一样,经络简单,药很复杂,因为人体会受到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的影响,导致体内的五脏的气机升降出入受到阻碍,这个时候用中药,是根据患者气血是如何不顺畅决定的。比如说半夏就是降气、降痰的,如果有痰阻碍隔间就可用它。
木槿:谈谈董氏奇穴。
石凤鸣:接触董氏奇穴是在另一个地方,其实在此之前接触过一回。某次我说腰酸,老乡说来一针就行,他拿了两寸针就扎进去,顿时就觉得轻松,他一边让我活动一边动针,然后在太冲上扎了两寸针,动了几下,拔下之后,腰就好了,再也没疼过。后来自己买了一本董氏奇穴的书自己学,用的时候发现挺好用,尤其是定喘效果立竿见影。
五味子:您觉得董氏奇穴跟倪师的取穴方法区别在哪里?
石凤鸣:我觉得学针首先要学十四经穴,后来学的东西都是翅膀。董氏奇穴给我的印象很深,比如刚才的病人说他手这个地方疼,按照十四经穴是足阳明大肠经,或者是手三里,但是另一边疼的话,就不是手三里的问题,是三焦经的问题。在手三里下一寸的缝隙里,毛病在这里,所以这个地方一扎就会松快点。有的时候会扎一个对应的,天门地户是对应的。我觉得董氏奇穴的价值一是取穴方便,二是效果非常好。我自创了一套针法,专门治疗膝关节水肿,有一个人患水肿五年,一直好不了,我给他扎了针,他的腿就热起来,倪师的膝五针就没有这个效果。
3
针灸之妙处
从来不比西医差
石大夫为病人针灸
五味子:说到癌症,很多病人都去借助刀子和化学药。
石凤鸣:现在好多人都是被吓的,西医说是胃癌,第二天就吃不下饭了;中医讲是胃太寒或有痰结,没准回家还能吃几年饭。现在不管是检查还是不检查对这些病人都没有意义,退一万步来讲,这个人真检查出癌症,西医也只能开刀。
木槿:您怎么形容经络这种抽象的东西?
石凤鸣:比如说心脏在跳动,心包在外面,心脏跳的时候就有气血运动,会发热,沿着一些膜原流通的道路就是经络。三焦系统比如说皮下肌肉之间的缝隙构造,所有的缝隙都是经络。
比如一块骨头,我的理解就是骨头这些面所发出来的都是经络,有气血有肌肉的地方都属于经络。经络就是气血运行的道路,比如中间是心包经,旁边难道不是吗?这一块都是围绕中间主干发出来的,不管是扎深还是扎浅都在这个经络上。
五味子:为什么针扎到这个穴位,痛的地方就不痛了?
石凤鸣:痛就是瘀阻不通,经络永远是一盛一虚的,没有说全盛的。经络的运动是内脏运动的延伸,比如身上哪个地方痛了,扎针使瘀阻的气机畅通,正常运作就好了,穴位也是根据气机的多少来分布的。
五味子:谈谈用灸法治疗红斑狼疮。
石凤鸣:一般灸法也是配合中药用的,如果患者只是皮肤上的问题,灸法就可以搞定。当时我还在北京,有一个人手关节第一节肿,病有三年,手指第一节上边全部裂开,流黄水,每天用纱布缠上,回家再换,涂药也没什么效果。她来看诊,检查后我认为属于三焦系统的问题,所以给她灸第十三椎,灸了三天,回去之后流水的地方都长住了。
五味子:用什么灸法?
石凤鸣:很粗的悬灸,后来她快灸好的时候,身上开始发红发痒,原本身上只有一块两块红斑,后来全身都长了。我继续给她灸督脉上的穴位,灸到第十次,她全身出满了疹子一样的东西,开始脱皮,灸到十五六次,全身换了一层皮就好了。
我估计这个方法也能治癣,当时正好有个人得了二十多年的癣症,检查说是红斑狼疮,又说是牛皮癣。我按照类似的方法来灸,灸了一次之后颜色就变淡了,他三天来一次,大概灸了一个月,灸完全身掉一层皮。
从那以后我发现,艾灸不是肚子疼就灸关元、三里,艾灸是火,是至阳之物,补身体里面的阳气,而全身的阳气都来自督脉。阳气不足归根结底是督脉有问题,艾灸是灸后不灸前,你灸肚脐就尿多,灸中脘穴会感觉脑袋热。像内脏的问题和外围的经络问题都可以灸督脉解决,所以说一般我用艾灸都是灸督脉。
木槿:您还用灸法治疗肿瘤,能讲个病例吗?
石凤鸣:其实也不算肿瘤,有一个小孩淋巴结肿大,我通过手法检查发现淋巴结大是因为肩膀硬,第一椎到第三椎之间的肌肉很硬,这是淋巴循环不畅导致结节,这个地方结节松开就会变软。艾灸也是灸下立愈的,不会说五六次还没好,第七次立马就好了。病灶在这里,灸中痛点,我转两下患者立马就感觉松了,等松开了这个结淋巴就消得差不多了。有些人认为肿瘤好严重,可能在中医里面拨动玄机就解决了。
木槿:董氏奇穴治病的案例呢?
石凤鸣:有个老太太,手腕痛肿得厉害,医生给他扎常规的外关和曲池,治了七天没有动静。如果用十四经穴扎了几次没有效果,原因可能是扎错了,或者病重。我用董氏奇穴效果就很好,扎对侧的三重穴,针下去的一刻,手就开始消肿发烫,开始变软,扎了二十分钟,肿就消下去了,后来又扎了三次,基本上就解决问题。
五味子:老太太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石凤鸣:当时检查的结果是骨头突出来了,我认为是她手肿了以后,把骨头挤出来的,我觉得原因是小肠热,就用脚上的足三重穴。另一个湖南阿姨,膝盖肿痛,她上来的时候足不能碰地,我当时给她扎了心膝、心门,还有肩中穴,太冲,扎了以后她就不痛了,留针四十分钟,扎完针自己就走下去了。后来她晚上睡觉吹风了,腿就直了不能打弯,再来我这里,就给她扎针,扎完以后膝盖不痛了,但是打不了弯,我就扎了足三里,还有一个阳陵泉透阴陵泉,扎完以后她腿也会打弯了。
木槿:讲一个痛风的病例吧。
石凤鸣:痛风我这里用的一般是火针。痛风就是骨头节里面化脓了,身上没有足够的水分让它变成脓,瘀滞在关节处出不来,扎火针把脓放掉,或者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把脓带走。有一个唐山的包工头,他吃一块虾就犯痛风,每次来的时候用火针给他扎一下就完事。上次休息他给我打电话问能不能出诊,等我拿火针过去的时候发现火针不管事,他的脉好弱,所以我就扎了董氏奇穴的下三皇穴,扎上的时候脚上是肿的,后来就消了。我让他吃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吃了有三五天,以前扎火针的地方,有很多白的跟豆浆一样的东西,即痛风石,流出来。
五味子:那对于学习方法您有什么感悟?
石凤鸣:我唯一贯穿的书就是《伤寒论》和《温热经纬》,一定要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伤寒论》,没有这个学什么都不行。倪师有一句话特别好,你要是知道什么是正常人,你就知道伤寒论是怎么样的了。为什么要扎这个穴,为什么刺期门?等你心里面扎了一个根,所有的东西都是外界来的,或者从这个根延伸出去的。关键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的,脏器是怎么运行的,你不清楚这些怎么知道这个药用下去会对患者怎么好,所以有一大阵子我是在整理正常人的气机是怎么运行,我现在计划把《伤寒论》和《温热经纬》连起来。
4
案例分享
案例一:年,一女,怀孕三个月胎停,因畏惧西医刮宫疗法,医院采用针灸治疗十天,每天一次,十次无果,在家数日辗转反侧,下午四点左右来诊,上来后先问我是否能治疗她的疾病。我说看你面上气色无华,但双眼晶莹也属有神,就算病了也可以治疗。她听后下去挂号,上来说死胎不下。于是施针关元、昆仑、太冲、太溪、合谷。第二天未见来诊,第三天也未见…半月之后见其来馆,说看诊感冒,我问为什么针一次就没见了?她说针完后第二天一早肚痛,于是就产下死胎。
案例二:去年回家时,本村有一妇女,常年腰痛,尺脉沉细微滑,舌体色紫,手按脐下痛,问其月经量少色黑,时有痛经,我说瘀血在下腹不去,问是否有过流产,答无,于是施针昆仑、太溪、中极、关元、灵骨、大白,三次后下黑血一块,腰痛遂愈。
案例三:今年八月份,有位两年前的故人来诊,怀孕两个月,因劳累见红,医院让其吃叶酸,黄体酮。服后无效,b超观察胎停有一个星期之久,年龄稍大,怕刮宫后不孕,电话来询,遂来针灸。患者体胖,而脉浮细无力,人胖脉瘦或者脉浮即是虚证,开六君子汤合理中,针老十针,四关。照海列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足临泣。两组穴位交替,针药合并,五天后下胎。
石凤鸣按语:如今民众多不读古人书,导致没有理性的思维,助孕医院,医院治疗,殊不知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治病还是调理脾气性情,乃至从安胎助产皆是有非常完美的理论与治法。
以上三则也只是说,针灸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也可以调理而愈,但是每个病人的用法皆是辨证后用的方法,其余别的胳膊腿疼的不胜枚举,肿瘤治法也是疏理气机,补正攻坚一起用。不管用药还是用针都是一样的。
出诊信息
石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