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预防治疗 > 骨質疏鬆症無聲的殺手健康驛站
骨質疏鬆症無聲的殺手健康驛站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是繼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第二大常見疾病。因骨質疏鬆導致髖關節骨折,其1年內病死率達20%,生存1年以上者約25%喪失活動能力。
什麼叫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脆性增加和易於骨折的代謝性骨病。數據顯示,全球OP患者已超過2億人,中國擁有OP患者最多,約有萬,有2億人低骨量,存在OP風險,70%~80%的中老年骨折因OP引起。每年因OP引發骨折的發病率為9.6%。
OP怎樣發生
人一生中,骨代謝不斷經歷著「骨吸收」和「骨重建」兩個過程,即用新骨換舊骨。骨吸收就是「清潔工」破骨細胞將人體骨骼中有害破損的骨組織清出體外,留下空洞。骨重建就是「建築工」成骨細胞在空洞處以複合骨膠原搭建骨床,吸附鈣、鎂、磷等礦物質完成礦化,完成骨的再生長。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重建能力逐步下降,骨骼就會乾枯鬆脆,在脊柱、關節及關節骨骺、腰椎、頸椎、椎間盤、髖骨等部位容易發生OP。
易患OP人群
易患人群包括: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絕經期前後的婦女,長期坐辦公室,長期駕駛,長期夜間工作者,從事太空工作及其他特殊行業工作者,不當節食減肥,大量攝入咖啡、茶、煙、酒,體格瘦小,家族有老年性骨折,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胃病史的人,長期臥病的人,乳糖酶缺乏症患者,40歲以前早期停經、卵巢、子宮、胃或小腸切除者,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痙攣藥、利尿劑、抗凝血劑、胃藥、止痛藥等治療者,患有腎病或肝病、糖尿、腎結石、甲亢、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
OP表現
初期只有酸脹乏力感;中期出現頸肩脹痛、腰痛、背痛、頸椎痛、腰椎痛和關節乾澀、彈響、手足麻木、指關節僵痛等,還有四肢無力、易疲倦、腸胃功能減退、大便秘結等症狀,並有身高變矮、萎縮現象;晚期骨骼支撐力脆弱,連咳嗽、開窗、上下樓梯、彎腰端水這樣輕微動作都有可能發生骨折,有周身骨痛,關節軟骨損傷脫落,手腳打顫,行走艱難,胸悶氣短,腸胃功能紊亂,身長縮短、駝背;骨質疏鬆骨折,手術難修復,不良反應增加。
日常生活保健
多到戶外享受陽光,平均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獲取足夠維生素D及吸收鈣質。適當進行承重、對抗性運動,步行或跑步等。應多攝入富含鈣、低鹽、維生素D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如豆類蛋白、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合理補充維生素D,每日~IU。不吸煙酗酒,不大量攝入咖啡、茶。易患人群要定期監測骨密度。預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OP治療是一個漫長過程,藥物可以很快抑制骨破壞,但要求持續服藥3~5年。早期治療可讓患者恢復到正常骨量90%以上;中等程度OP3~5年後可恢復到正常骨量的70%~80%;但是嚴重的OP藥物治療效果不盡理想,費用也較大。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刊聯繫)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