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饮食调养 > 教你学刮痧
教你学刮痧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嵴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最常刮的肩颈部位则是可以退烧、去暑、袪风寒的「颈三条」。这个部位居于头、颈交界之际,若是紧绷,会造成全身气脉不通,热气无法消散。
如何正确刮痧呢?
①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②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③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
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刮痧有啥好处?
一、预防保健作用
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活血祛瘀
②调整阴阳
③舒筋通络
④传导调整
⑤排除毒素
⑥行气活血
出痧后要多久才会恢复?
出痧后的皮肤看起来有很多小血点,更有人会刮出黑紫一片,看起来有点可怕,出痧颜色的深浅是疾病程度轻重的反映。
程度较轻的,痧出得少,颜色较浅,恢复也较快;程度严重的,痧出得多,颜色较深,则需要长一点的时间来恢复。一般的情况下,退痧的时间快者2~3天,慢者可能需要两周的时候,多数会在5~7天内消退。
任何部位都可以刮痧吗?
刮痧时遇到胸部乳头处,脸部、足部出现红血丝的部位应避开。
要注意方向和顺序吗?
若不只一个部位需要进行刮拭,以头部、脸部为先,再往身体部位刮拭;身体部位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脸部、肩部、胸部刮拭方向由内往外,四肢及背腹部刮拭方式由上往下(但若遇到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时,则要由下往上刮拭)
刮拭的长度要多长?
一般以穴位为中心来看,刮拭的总长度约在8~15公分,大于穴位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则可以採用分段刮拭的方式进行。
不宜刮痧的情况及人群
1.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凝血功能不正常、白血病患者以及严重贫血等病症患者。
2.肝肾功能不良、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
3.恶性肿瘤、不明原因肿块的部位、严重下肢静脉曲张部位禁止刮痧。
4.糖尿病患者皮肤有溃烂处、皮肤表面有伤口如春青痘,不宜在伤口处刮拭,以免伤口出现感染。
5.不明原因腹痛、内脏出血禁止刮痧。
6.韧带、肌腱部位的急性损伤、骨折、外科手术疤痕处,三个月内皆不宜进行刮痧。
7.妇女月经期间、怀孕期间、酒醉、饭前及饭后半小时不宜。
8.脑神经衰弱的患者避免睡前刮痧
北京看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