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饮食调养 > 关于肩痛那点事

关于肩痛那点事



肩痛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很多,如肌腱炎,过度牵拉以及部分或完全撕裂等,而肩袖(旋转袖)肌腱损伤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是最常见原因,因此,治疗前正确鉴别病因十分重要。

附:肩袖(rotatorcuff)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肩袖肌群在近肱骨大结节止点处融合为一。喙肱韧带在冈上肌、冈下肌之间的深浅两面使肩袖的联结得到加强。

一、病理病因

对肩袖损伤的病因有血运学说、退变学说、撞击学说及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

二、症状体征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主动肩上举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与前举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

(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

2.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dropsign):被动抬高患臂至上举9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2)撞击试验(impingementtest):向下压迫肩峰,同时被动上举患臂,如在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上举不能时为阳性。

(3)疼痛弧征(painarcsyndrome):患臂上举6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对肩袖挫伤和部分撕裂有一定诊断意义。

(4)盂肱关节内摩擦音:即盂肱关节在主动运动或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或轧砾音,常由肩袖断端的瘢痕组织引起。

三、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摄片X线平片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无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鉴别和排除肩关节骨折、脱位及其他骨关节疾患。

(2)关节造影盂肱关节腔的造影对肩袖完全断裂是一种十分可靠的诊断方法,但对肩袖的部分性断裂则不能作出正确诊断。

(3)CT检查CT检查与关节造影合并使用对发现肩胛下肌及冈下肌的破裂以及发现并存的病理变化有一定意义。在肩袖广泛性撕裂伴有盂肱关节不稳定时,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肩盂与肱骨头解剖关系的异常及不稳定表现。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能依据受损肌腱在水肿、充血、断裂以及钙盐沉积等方面的不同信号显示肌腱组织的病理变化。磁共振成像的优点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而且对软组织损伤的反应灵敏,有很高的敏感性(达95%以上)。但是高的敏感性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

(5)超声诊断方法超声诊断也属于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简便、可靠,能重复检查是其优点。超声诊断对肩袖损伤能作出清晰分辨,高分辨率的探头能显示出肩袖水肿、增厚等挫伤性病理改变。其在肩袖部分断裂时显示肩袖缺损或萎缩、变薄;在完全性断裂时则显示断端和裂隙,并显示肌腱缺损范围。超声诊断对肌腱不全断裂的诊断优于关节造影。超声诊断肩袖撕裂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有无创伤性,可动态观察,可重复性,准确率高,能发现冈上肌以外的其他肩袖肌腱的撕裂;操作方便,省时,费用低;能同时对肱二头肌长头腱疾患作出诊断;对肩袖撕裂术后随访有独特的价值等优点,且诊断的准确率高,国外报道准确率为90%,国内有报道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92.3%。因此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目前许多学者乐于接受,尤其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术后随访观察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6)关节镜诊断肩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性检查方法,一般用于疑诊为肩袖损伤、盂唇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腱止点撕裂(SLAP)病变以及盂肱关节不稳定的病例。

如果您出现肩部症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白癜风诊疗指南
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bsfw.com/ystl/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