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肩部挫伤 > 疾病认识 > 明明犯错误的是对方,为什么受到指责的却是
明明犯错误的是对方,为什么受到指责的却是
定义: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感到内疚和自责,但却相反地去批评其他的东西和其他人。
例:莉莉在做饭的时候忘记放盐了,但是却指责老公。认为都是因为老公没有帮忙,害的自己手忙脚乱,才出了差错。
实际上,莉莉对自己没有放盐的事情感到很内疚和自责,这种感受让她非常不舒服,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她的潜意识启动了"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这一心理防御机制。老公就成为了替罪羊。
不
知道你有没回忆起这样的画面:
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不顺,回家后以没好好写作业为由打了自己一顿;
妈妈的化妆品丢失了,却指责孩子乱翻她的东西。
其实,我们受到的这些没有由来的指责并不是我们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指责者由于做错了事情感到十分内疚和自责,但这种感觉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恋。于是他们就会通过心理防御机制转移内疚和自责的感觉。
那些经常使用"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防御机制的人,对自己也是相当严苛。他们会因为一件小事就猛烈的攻击自己,但因为这种自我攻击的能量太强大,他们无法消化,所以要释放出来。
当我们遭到别人莫名其妙的指责时,首先要明确我们与对方说的事情无关。对方可能只是对自己感到很内疚,却无法承受,我们刚好在那里成为了转移情绪的对象。
对方用来指责我们的语言和发泄到我们身上的情绪可能只是他对自己的愤怒。
如果对方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人,我们可以问清楚情况,宽慰对方没关系。如果自己也没有能量接住对方的情绪,可以选择走开或怼回去。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对方挖的坑,这样对谁也没有好处。
如果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感到很内疚。试着安
抚自己,放宽一些要求。告诉自己犯错是允许的,尤其是小事上,没必要对自己那么苛责。